这么多年过去,当初先帝的武才人,早已变成了他的皇后殿下。
他与皇后,走过太多的风雨变幻。
放任皇后参政议政,甚至双圣临朝,那是从来都没有过的。
但他愿意,也乐意。
可就在此次战俘之事的处理上,李治忽然发现,他的皇后,野心超乎他的想象。
身为天子,李治近年虽然头疾频繁发作,目力也受到影响,可他还没昏了脑袋。
裴行俭大败突厥,班师回朝之日,向朝廷献俘,这本该是要对他大赏特赏的事情。可就在这时候,裴炎求见,说此时不该赏裴行俭。
不该赏裴行俭,那该赏谁?
裴炎说裴行俭虽然带回了阿史那伏念,可那是裴行俭私下给了阿史那伏念好处的。
此番讨伐突厥,功劳应该属于北上进逼突厥大营的程务挺和苏子乔。
那时苏子乔和程务挺本能围杀阿史那伏念,可裴行俭却为了突显自己的功劳,没让程务挺和苏子乔行动。
主帅裴行俭怕下属抢了功劳,因此该杀之人并没有杀,反而将其带回长安邀功。
阿史那伏念及其部下,早便该死于我军的马蹄之下,竟也敢奢望朝廷赦免他们,给他们封官进爵。
裴炎与正谏大夫明崇俨,两人轮流上阵,向李治进言。
当然,主要是裴炎。
裴炎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美谈,旁人都说功劳是裴行俭的。可实际上,程务挺和苏子乔才是此役最大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