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莫斯科举行了首演:公审顿巴斯煤矿的破坏者。
53名工程师被送上法庭。外交使团包厢挤得水泄不通,世界各报的记者都来了。戏演得很成功:被起诉者全都极力地痛斥自己,甚至还请求撤掉辩护人,因为后者为他们辩护过头了。他们好像是在同检察长克雷连科比赛,看谁提出的罪名更重……
检察长要求判22人死刑。可是为了感谢他们态度好,下令只处决5人。仅仅五条冤魂,在全球性伟大任务中,这算得了什么!
他在中央全会上可以作出必要的总结了:“阶级斗争显然在加剧……不用说,这类案子还会发生……”这是一声号令,所有的企业都开始挖掘破坏分子。
这一切都得感谢“契卡”!
“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了?”斯大林终于开口问道。
“敌人已经进城了,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总司令正在进行着努力的抵抗。”叶诺夫低声回答道。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同志的忠诚还是不用怀疑的。”一直到了现在,斯大林还是纠缠在“忠诚”二字之上,在他看来一个不忠诚的人造成的杀伤力往往是最恐怖的:“你呢?准备得怎么样了?”
“都已经准备好了。”叶诺夫用很轻的声音,生怕打扰到斯大林一样:“一旦莫斯科无法继续坚守,那么我们的潜伏者将会潜伏下来,给予中国人以任何可能的破坏……”
斯大林仔细听了部下的报告,然后插了一句:“一定要坚决肃清在莫斯科失守后的那些投降分子!对这些人绝对不能容情,要给予坚决的铲除!就像当年我们铲除那些富农一样!”
“是,我明白。”叶诺夫尽管如此回答,但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当年铲除富农的运动,给所有俄国人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
1929年末,在斯大林寿辰前不久,他发表了一篇文章《伟大转折之年》,定下了“消灭富农阶级”的任务。
“20世纪,我国准备有组织地歼灭在农田上耕作的同胞。将同消灭富农一起完成的任务是:消灭俄罗斯的旧农村。革命把土地分给农民。现在又要农民归还土地和牲畜,集体使用。要放弃农民感到亲切的概念‘我的’,去学会讲‘我们的’。富农当然不愿意,会阻挠。为了节约时间,我决定以革命方式行事:干脆把他们消灭。”
他任命忠诚的莫洛托夫为一个特别委员会的主席,以便彻底解决问题。莫洛托夫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造成了大量流血事件。
该委员会于最短期限内制订了从总体上消灭富农的计划。富农被赶到北部地区——乌拉尔、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
当时的知名经济学家孔德拉季耶夫、尤罗夫斯基、恰扬诺夫建议利用富农这些最能干、最热爱劳动的农民去垦荒,把哈萨克游牧民族抛下的生荒地长期租给他们使用。但这些经济学家不理解,斯大林如今要搞的不是经济,而是要完成政治任务:彻底消灭一个阶级。革命家特卡乔夫的公式“应当考虑的是该留下多少人”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