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听到没有,那刚来的狗官要清咱们的房。”
“这狗官!”
“小四儿,你听的真切没有?是不是真的要清房?”
“嗯,真的,听的真真儿的,不信问小五儿,小六儿!”
一群脏兮兮的孩童站在巷子口的大树下头,树上的榆钱叶儿已经被采摘的干干净净,就剩下一树的秃枝,孩子对面就是一群大人,总得有一二百人之多,有男有女,混杂一团,虽有男女大防,不过这些军户还能讲究太多?纵是大闺女小媳妇也是混在人群之中,听说要收房,都是急成一团。
这么多人之中,当然也是有几个核心人物,妇人之中,有几个卖花卖胭脂的大嫂,平时走街串巷,嘴快眼毒,什么样的人见了就知道根底,不过今天这种场合她们是没用了,张惟功初来乍到,又没有女眷,后宅没有叫她们进去的机会,想从后宅打听些确实消息也没有办法。
除了这些嫂子们,就是中间一群老爷子们为核心,不过并不是人老就受尊敬,有几个年老又没糊涂,平时说话在理上的,这会子才算是有人捧场,大家都愿意听他们说两句。
可惜,与那些嫂子们一样,这些老爷子们也是头一回遇着这样的事情,一时半会的,根本拿不出什么主张来,一个个捋着胡须只顾着发呆。
“俺是打死不搬。”一个姓李的汉子,定辽前卫的小军,三十上下年纪,日子过的苦,平时脾气就很暴躁,这会子捋着袖子道:“谁来收我的房,就预备一起收我的尸,我死了,总得再带走一两个,就是这话!”
第369章 未来
明初为了辽人秉性火爆,颇受胡风感染,所以干脆就以军制约束,这姓李的话要是在内地说,恐怕赞同的没有几个,在辽镇这里,倒是颇有一些人一起点头,均道:“李达说的有理,管他总兵还是都司,反正老子们就烂命一条,收房就收命。”
这里的胡同是一穿到底,都是一排排的房子,大家又都是定辽前卫的军人,其中还有几个总旗之类的军官,但这年头,内地的指挥都不值钱了,也就是个村长的格局,顶破大天算个小镇的镇长,五品千户和六品百户也就是个村长,还是穷村的村长……军户卫所就没有不穷的,有富的才是邪了门,辽东这里比内地强不到哪去,总旗连个村长也不如,当然不能摆什么武官的架子。
大家平时守望相助,一听说要收房,意气之下,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也是众人力挺。
一时气氛火爆,中间一个姓杜的老者听着不象话,咳了一咳,沉声道:“你们也莫要这么急躁,新来这个张帅我听说过,京里勋贵家出来的,总不是做事没分寸的人。纵是他真要收房,也得有所考量,不是随便乱来。我们这里先自乱阵脚,是不是笑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