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天,王扬捡起了那碗,表面还有点温热,但已经变得很硬。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黏土会发生永久性的改变,这时候它就不是土了。
王扬手上的这个碗,算不上陶,也不是瓷,更不是砖,只是一个有了些须变化的半成品,原因很明显,温度还不够高。
烧陶烧瓷的温度需要大几百度,比锡高出几倍,到了那时候,才是完全的变化。
而他手中的这个碗,说不好听点儿就是四不象。
王扬拿着这个“四不象”,放到水中清洗,将外表的黑灰擦去,然后从水中拿了出来。
它的表面有点儿粗糙,这也没有办法,但它却没有因为水的清洗而溶化掉,依然坚硬。
众人接过以后,这才意识到那些黏土经过煅烧后,出现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而为了让他们明白这种价值,王扬用小碗装了清水,点上火,准备煮沙锅吃。
水慢慢沸腾起来,碎肉丢进了碗中,没过多久,就传出了肉香,众人抹了抹鼻子,双目发亮,意识到原来它也可以煮东西,这么说来,岂不是比锡锅更好用?
当然比锡锅好用,锡的熔点太低了,放在火上煮东西得估摸着温度,万一要是高了,整口锅就没了。
黏土做的陶瓷自然可以煮东西吃,但是传热实在太慢,除了特定的沙锅,没人喜欢这么干。
就在这时,大家惊呼起来,惊动了王扬。
只见那碗原本清晰的开水中,忽然多了一抹橘黄色,橘黄色快速扩展开,将水混沌。
这又是咋回事?众人看向王扬。
王扬对此并不惊讶,本来嘛,这就是一个“四不象”,还不够火候,水顺着微小细密的地方渗进了碗的内部,没烧制到的地方就又变成了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