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肯后退半步,不断的往里面加木炭,保持火焰温度的同时,期待温度能达到更高。
在没有窑,或者一个封闭的环境条件下,木炭的温度得不到保存,在空气中挥发散去,很难使温度有效而快速的变高。
而烧砖的温度依需要的作用和品质,都需要达到很高的温度。
不说多的,八九百度应该要有,而温度再低,砖的品质自然会下降。
或许那就不叫砖了,叫陶。
王扬在思考,古代人第一次发现能烧成砖的情况,会把那块砖拿去干什么?他们的条件肯定比自己还要简陋得多,他们烧出的砖可以做什么用?
思索间,一块块泥砖上,冒起了蒸腾的水蒸气。
前几日的风干暴晒,只让其外表的水分蒸发,内部的水分依然没有排除,在此刻升腾起来。
王扬眯起眼睛,让众人加大了扇的力度。
连续扇了很久,众人都有些疲惫了,扇的速度不由得慢慢变慢,王扬赶紧让其他人接手,继续保持风速。
他不敢怠慢,一块砖头的形成温度很高,在没有封闭的条件下,只能依靠风的速度,加快木炭的能量挥发,保持更高的温度。
即便如此,王扬都怀疑只能保持在六百度左右,这应该是极限了,他心里非常没底。
这样的温度能烧出怎样的砖?恐怕不尽如人意。
正因为此,王扬在设计这些砖头的时候,比现代的更小更薄,以此保证温度的传达。
随着水蒸气的上升,泥砖的外表发生了轻微的变化,表面慢慢的红润,像是被火焰熏染了一般,那些小红点不是同时出现,而是像粒子般,一点一点的出现,然后慢慢汇聚,连接,犹如雨水慢慢的积汇成河。
王扬双目微亮,有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