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百官们在询问的过程中,他们也了解到了布十四他们的境遇,一开始是吓了一跳,觉得有点同情,可后来想了一下,又觉得不同情了。
“哼,要不是他们得了别人的物资,现在他们也不用把物资拿出去了。”
这种想法,也是所有农业国家最早的社会意识,对于商人,是看不起的,因为他们不事生产。
何况是这里的情况,他们的思想形态根本跟不上物资发展,生活需求。
从需求上来说,这时候应该出现商业了,甚至是应该出现很繁荣的商业了。
不过也由于众人的思想形态跟不上,才出现如此格格不入的局面。
压抑商业,抑制商业的情绪,在众人的想法之中,是非常严重的。
可众人又很矛盾,明明已经不是生存状态了,明明有了更多的需求了,他们一方面想要满足需求,一方面又鄙视商业。
没有同情,也没有人帮着布十四,哪怕布十四已经把自己的物资全送出去了,还是被众人孤立着。
此时的布十四一家人,正受着众人的排斥,冷眼,丢在一旁,没人理会。
而众人的需求心理,却在迅速扩大,两方面极端的心态在不断的酝酿。
第五百六十二章 旧的一幕
众人已经尝过了交换的甜头,尝到了商业所带来的便利,可他们又不允许商业出现,两种观念的碰撞,让他们非常的矛盾。
在他们的想法中,需要稳定的,没有利益的商业,需要等价交换。
他们并不排斥交换物品,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别人,不能用这种方式赚取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