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杜挚从自己袖子里摸出了一只小盒,刘羲一看,不由得一惊,好家伙,不是这个叫杜挚的袖子实在是肥大,一般人的袖子还真没这个能耐。刘羲心道:“我现在是知道后世魔术是怎么变出来的了,一天到晚穿这种大肥的袖子,不会魔术也成刘谦了!”
说是小盒,其实哪会小!
杜挚把盒子交到刘羲的手上,刘羲双手捧住,杜挚伸手打开了盒盖,里面沉放着一方不算小的青铜印。杜挚始道:“尔魏国商人,弃魏投秦,我大秦不能薄待,君上厚恩,许尔等安族立身,封尔为定戎令,图上之地由尔所选,许为尔之立身,尔建一县可为县令,尔建一郡可为郡守(当时的秦国郡和县区分不明,有的郡比县大,有的县却比郡大!到了商鞅变法,迁民定居,这才有了明确的划分,大秦重地立郡。郡始比县要高级。),尔建一城可为城令!”
说到这里,杜挚抬头看了看这个年青人,这个一脸平静的年青人会能成为建一城的城令吗?杜挚觉得不太可能,这当然是不可能。建城?谈和容易,建一座城,要征多少民夫,要多少钱财?这里面的事情杜挚不想明白,但他的确是明白,在他看来,刘羲能建一县,为一县之令也算是到头了。他堂堂杜挚,是不会计较边夷之地的一个小县的。
至于定戎令,那算个屁,拿着这种令的人多了去了,一般来说,这是给那些弱小的戎王,要知道西戎虽平,但戎族纷多,如果不安抚一下子,天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
大秦自穆公时平定了西戎,但后来经四代乱政,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和西戎的关系已经疏远了,可就是在这种状况下,西戎年有朝贡,无有断绝,就说现在吧,大秦的正规军中,还有着应征而来的三万戎族战士,这意味着什么?大秦依然控制着西戎。当年穆公一战,把西戎给打服了。
同样,能达成现在的这个成果,还有着定戎令的作用,这会让那些戎王们觉得自己还是秦国的官,是秦国的自己人。有了这一层的关系,哪怕是戎王中出了个有出息的,但众戎王的心不齐,无法团结众戎王,想造反也是不成的。
不过……秦公何以特令要给这个魏商定戎令?是了,还有工作呢!
杜挚心下大骂,但却不会表露出来,只叫人拿过府册,一卷竹简,道:“听闻尔等自有一部族,然否?”
刘羲点头道:“正是,小民……”杜挚笑道:“你当称下官才是,你已经是我大秦的官啦,怎么?你觉得这官小,叫不出口么?”
刘羲心中大骂,这杜挚真是小人,什么话都要这样说,却不能发作,只道:“在下自由之身,未有当官过,这初为官者,一时,嘿嘿,还不习惯呢,请上官见谅……”
杜挚一挥袖子,发出“哗啦”一声:“罢了,下次注意就是,本官是不会在意这种小节,不过……别的人吗……可就不一定了!”
刘羲装样子擦了头上的汗,才道:“下官知道了……”
杜挚点点头,道:“对了,你方才说什么……是,你是一部之主……你要重建部族?”
刘羲道:“下官出于东夷骑部,部族凋零,但仍有下官这一枝,这正是四国无立身之位,这才来秦国碰运气,得此立身地,下官一定奋尽全力,为大秦效死。”
杜挚打了个哈哈:“但愿吧!”说着,让随官把“东骑部”三字刻在了竹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