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十几辆机轮车喷着火冲了上去,密集的弹雨像狂风扫过,地上铺了一层落叶,刚刚聚集的游骑又变成了游魂,受伤未死的战马在战场上四处乱跑,冲乱了他们自己的队列,根本难以再次集结,只能四散逃避如蝗的弹雨。

机轮车队击溃夏军游骑,变成一支纵队横插入接应被追击的夏军之间,往返驰骋,播撒着死亡,不管他们是镫里藏身,还是拿大顶玩儿倒立,都难以冲破这条死亡线,十几辆车便将他们隔离在战场之外,接应友军变成了空话。

屈汝这边打得也很顺手,他们以多击少,又是从侧后袭击,占了很大便宜,他遣一队轻骑快马将急于归阵的夏军兜头拦住,迫使他们再次转向,再次冲向宋军大阵,而那边也严阵以待,准备好了弩箭等着他们,只能再次转向。这下好了,屈汝领着大军像卷大饼似的一层层的将他们裹挟在自己的队伍中,直到再也跑不动了,下场不用问就两个,不是死,就是当俘虏。

宋军这边欢声雷动,夏军那边却是垂头丧气,百试不爽的战术这次却让人家卷了大饼。察哥更是脸色铁青,虽然只损失不到两千人,但是对士气的打击却是很大的,他心里明白的很,输了这阵,责任主要还是在他。这种战术是很有效,可也得用对地方,一是对敌军形成了四面包围,二是纵深要大,便于骑兵往返迂回,可这两个条件现在都不具备。

察哥出此策即是不得已,也是存着侥幸心理。自己被包围,宋军逼阵,己方防御纵深本来就浅,一面又临河,再被压缩,便没了骑兵迂回的余地,丧失了机动性,为战就已经先败,逼的他只能应战。另外就是寄托在对面的那位临阵经验不足,惊慌失措,无法统御全军,可赵柽的表现再次让他失望了……

第一百九十章 围三厥一

“常以我逸待彼劳,常以我治待彼乱,常以我近待彼远,常以我饱待彼饥。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不动如山,难知如阴;震动如雷,侵掠如火。此制胜之道也。法曰:以正合,以奇胜。然则正者,行阵也;奇者,无方以用变也。奇不得正,虽锐而无恃;正不得奇,虽整而无功。故必交相用,而后能百战百胜矣。故曰:治众如治寡,非分数不能;斗众如斗寡,非形名不辑;三军之众可使受敌而无败,非奇正不成。”这段话生动的讲出了阵法的作用和变化及其中的用兵原则。

我们常从评书中听到两军‘斗阵’的故事,什么天门阵、八卦阵、玄女阵等,其实却没有说书人嘴中说出来的那么精彩,也没有动辄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等神仙助阵的场面,大阵的主要作用的就是攻与防,与现代战术中讲究的进攻队形,防御阵地的布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既然大阵是战争工具,其中自有奥妙,处处藏着杀机,但更加讲究各个小阵之间的配合,所以指挥一个数万人的大阵却不是那么好玩的,一处疏忽就可能导致整个大阵的崩溃。可恰恰赵柽的部队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有装备火器的忠勇军,也有以冷兵器为主的禁军、府军,还有蕃兵弓箭手这些民兵组织,几方平时都是各自训练,之间缺乏配合训练,更缺乏相互间的默契,虽然经过一些小战的磨合,但是离指如臂使差的还不是一点半点。

如何将他们团结在一起,配合作战,便是赵柽面临的首要问题,他的作法很简单,尽量以他们特长独自成队,尽量保持原有编制,周围都是熟悉的同伴和军官,可以让士兵们保持情绪镇定,减少大战带来的压力,不至于临阵惊慌,而且各部只承担一个方向的作战任务,可以减少队形的变化,以他们擅长的方式去作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然后便是号令不一的问题,赵柽采用现在战争中常用的兵种间配合作战的方式,他从忠勇军中抽调有经验的军官分散到各部充当联络员,同时以各部副将组成参谋组,协助其指挥,战斗中使用大家都熟悉的通讯系统,指挥方式,减少信息传递中的错误,避免出现指挥中的混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这种各自为战的方式带来的问题,便是各部之间难以相互支援,就需要一支强大的机动部队承担起消防队的角色,随时快速的填补空当,增援各部的任务。忠勇军机动力强,火力凶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他们便担当起这个任务,而赵柽的近卫营和训练营更是担当了整个战役的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作战。

赵柽采取的这些措施,有效的解决了各部相互配合的问题,弥补了自己缺乏指挥大军作战经验不足的短板,成功的遏制了夏军的第一波进攻,并歼敌一部。虽然只是小胜,但是鼓舞了士气,驱散了刘法战败后笼罩在大家心头的阴影,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

时间逐渐到了正午,大军走走停停,打退了夏军一次次的进攻,向前逼近了二里。阳光无情的炙烤着身下的生死搏杀的人群,干渴的沙土地拼命的吸吮着流淌的人血和马血,成群的苍蝇不知道从何处赶来,分享着这难得的盛宴,流火般的空气中散发着浓烈的血腥气,几乎让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