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赵柽和耶律余覩就朝廷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商谈,决定设立政务院为最高行政管理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工、刑六司,设宰相一人统领政务院,设左右副相两人为辅,与各部尚书及枢密院使为资政,共同商议国是,辅佐国主管理军政大事;设枢密院管理军事,其权为管理、训练军队,战时负责制定作战计划,其职相当于现代的参谋本部。
计议已定,细节待以后再商议增补,然后耶律余覩返回西京筹备权力交接之事,而赵柽依然留在了白水泺避暑,并没有回去,但是他也松了口气,自己的第一步工作基本上准备就绪,可他也知道管理一个国家比单纯的管理军队更加困难,但是自己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能继续向前……
送走了耶律余覩,赵柽还没歇两天,另一个大人物又到了,这就是西夏的晋王察哥,两人已经打过多次交到,只是现在的形势与从前完全不同。
“秦王爷,咱们一别多年,一向可好啊?”察哥看向眼前的年轻人,比之当年更加成熟,脸上的玩世不恭少了许多。
“晋王爷真是神人,小弟我躲到这里你也能找到!”赵柽热情的迎了上去说道,他同样打量着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西夏二号人物,察哥明显已经老了,身上少了当年的戾气,多了些暮气,显然这几年的日子过得并不痛快,且离他当年奋斗的目标似乎也越来越远了……
第六十二章 联夏
赵柽注意到察哥手上多了一串数珠,不停的在其指间飞旋盘绕,他觉得很有趣。党项人普遍信佛,他手里有串佛珠也不算稀奇,比起他爹道冠道袍的穿戴实在不算什么,但是从前察哥手里并没有……
中国有句很流行的话:自古英雄皆归佛。什么意思?就是说很多“英雄”,在岁数大的时候往往皈依宗教,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前世赵柽曾听过几句不知出于何处的诗,曰:“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他不理解这个人的心态,也许是出于对英雄主义的渴望,但是可以肯定他没有亲手杀过一个人的书生。
如果看看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被自己过早的结束生命,难道他的内心没有丝毫的波动,他难道不做恶梦吗?在乱世里,这些杀人如麻的“英雄”们,在他们内心的深处,也不会没有挣扎,不会没有对‘因果报应’的恐惧。他们刀下的鬼魂,也会萦绕在他们灵魂的深处,使他们坐卧不安。用现在港台黑帮电影里的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无论是你还,还是你的后代还。
许多西方国家的军队中都配有牧师、传教士、毛拉之类的宗教人士,就是让因为想通过宗教减轻他们的负罪感,信仰成了他们精神的最好镇定剂。
中国的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有趣的事例。蒋介石杀人够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基督教越来越虔诚,在日记里还经常写:在乱世里,还有台湾这块净土,让他和他的家人,过上比较安定的生活,这真是上帝的恩赐;冯玉祥被被称为基督将军。甚至给他的部队配备牧师,还在军队里建祷告用的场所让士兵们经常祷告;大军阀孙传芳后来也皈依佛教,每天都吃素食,定时去烧香拜佛……
“晋王千里迢迢的来寻我这个没落之人不知为了何事?”赵柽将察哥迎进帐中,送上茶水笑道。
“殿下不要再取笑了,我是来请罪的,还请秦王不要计较过去所为!”察哥面带愧色地说道。
“晋王何罪只有,又何必向小弟请罪!”赵柽摊着双手一脸茫然地说道。
“当日秦王对本国进入西京的军队施以援手,又让出东胜以安身,可我们却听信了女真人所言,背弃和议与金结盟,谁知道他们如此可恶,不但抢走了我们的地盘,还要我们出兵助其征伐,让我朝寝食难安啊,可这也是报应,谁让我们当初失信于王爷呢!”察哥叹了口气道,手中还在不断的捻着数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