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六日,宗翰以帮助维持京城秩序、防止内乱为名,让赵桓下诏,由开封府负责收缴民间的兵器。东京城被攻破时,遍地都是溃兵抛弃的兵器,被百姓拣走藏在家里。如果任由溃兵和民间不法之徒收藏兵器,恐京城内趁乱作恶之事无法禁绝。赵桓顺从了他的意思,把兵器收缴起来,交到了金国军营。
二月九日,宗翰向赵桓提出要借些粮米酒果之类犒军,他非常清楚京城里已经严重缺粮,所以开口并不大,只要米麦各一千石。赵桓不敢不答应,马上把京城中极其宝贵的粮食又送去了一些。虽未达到要求的数目,但其似乎很宽容,并不多加计较……
……
赵桓这些日子在皇宫中天天焚香祷告,祈求上苍怜悯,列祖列宗保佑。他虔诚地许愿,只要大宋能平安过这一场劫难,自己今后一定兢兢业业治理国家、勤政爱民、容纳直言、力戒骄奢!
可女真人却听不到赵桓的祷告,而是一步步的收紧了自己手中的绞索,他们在基本解除了汴京城中的武装后,又遣使送来一封书信,要求宋帝全面履行上次南侵达成的协议,誓书上白纸黑字地写着向金国献纳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匹,表缎百万匹;并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赵柽是打心眼里不想给,但是如此形势下已经毫无反抗能力,可他还是把朝中重臣都召集进殿商议此事,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找块遮羞布,说起来事情是大家议定的,借此逃脱失地的责任。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大家能说啥,很快给了金使回音,以中书侍郎陈过庭、防御使折彦质为割地使,马上出京办理割让两河之地的事宜。又拟派三十几个大臣拿着赵桓的割地诏书分头前往各个州郡,给当地的守臣传诏,命他们停止抵抗,开门献城。
可金使并不领情,他认为两河守臣之中,恐有心存侥幸、抗命不从者,国相元帅宗翰之意是可将两河守臣的家属暂时送到军营之中,待分割地界完毕之后送回。赵柽君臣闻言一个个面色凝重,即愤怒又无奈,只能应允!
十日,赵桓下诏,选派欧阳珣等三十六位朝廷官员去河东、河北各州郡传诏,办理割让土地事宜。开封府集合各地守臣的家属送往金营作为人质。诏命刚下,欧阳珣立即上书抗论——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与人,并请求赵桓立即召集群臣重新商议。
“国难当头,应当命各地守臣与金兵力战,纵然战败而失地,今后尚可理直气壮地收复;现在不战而割地,他日想夺回,岂不又被金人指责为背信弃义?”欧阳珣跪在赵桓面前,痛心疾首、声泪俱下诉道。
赵桓闻言也泪流满面:“朕岂不知将国家疆土割让与人,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朕此举实在是出于万不得已!”
“两河之地的确不当割让,但赵氏宗社和京城百万生灵危在旦夕,二者孰轻孰重?如今好不容易才求得两国通和,不可再……”一旁的宰相何栗劝道。
“误国庸臣,你身为宰相,大敌当前,谋划乖张,治军无方,致使京城失守,尚有何颜面立于朝堂之上!你万死不足谢罪,还敢出卖祖宗土地?”欧阳珣一听何栗开口,顿时额上青筋暴起,冲着何栗大吼起来。
“不要争吵了!”赵桓气得大叫起来,声音里带着凄厉的哭腔:“朕自从即位以来,国家无一日不是内忧外患。朕有何罪?受上天如此责罚!卿等自问,谁能为朕、为国家排忧解难?不割地,还有何策可退金兵?难道朕愿意担此千古骂名?”
群臣闻言,一个个地跪了下去。他们都知道,今天的大祸其实肇始于他的父亲赵佶,二十岁的赵桓从即位第一天起,就夙兴夜寐、日理万机,但就是无力回天……
赵桓抽泣了半晌,对欧阳珣道:“卿等无计可退金兵,那就即刻出发。国家过这一场浩劫之后,卿等再辅佐朕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说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