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现在每三天就有一艘船抵达港口,赵宏宇不由得显得忧心忡忡起来。
是的,这只是刚开始而已,想来要不了多久每天一条船或者两条船抵港的情形,就会出现的了。
而现在的码头,很显然还不具备拥有这样的能力。
“已经在扩建了,弗吉尼亚的英国佬雇工很卖力。看在银币的份上,他们可都是希望多赚一些钱的,我想冬季让他们休息他们都不愿意的。”
王山哭笑不得的对赵宏宇说起了码头上的事情。
赵宏宇咧了咧嘴,也有一些哭笑不得地说:“这些死要钱的家伙,这么冷的天气里他们难道就不要命了?就算挣到钱了,也要有命享用吧。”
此时此刻在赵宏宇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大帮衣衫褴褛又单薄的英国人,正在码头喊着号子抗着一根根原木的场景。
王山道:“那些欧洲佬可没有那么傻,他们可都是买了劳保棉衣套装的。这种衣服比起他们穿的可是保暖多了,正是因为在保暖上有了保障,他们才会要求冬天也有活做的呀。”
第158章 大宋的八旗奴才
曼哈顿城东港口码头上,人头涌动热闹非凡。
虽然已经是寒冬时节,但和往年不同的时,这个地区的人们不但没有在家里猫冬,反而一个个兴高采烈精神头十足的都出来了。
码头上,金发和黑发还有棕色头发以及红发交相辉映,黄色皮肤和白色皮肤中还参杂着黑色的皮肤,大家不断的高声叫嚷着什么,同伴们听到后也大声的回应着。
大多数人的身上都穿着一种绿色的棉衣,头上戴着绿色翻毛的棉帽。
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出生于1980年的中国人看到这个场景的话,肯定会爆出一句粗口来并且有“我靠,这是六七十年代的市集吗!”的想法。
如今这种过时的冬季军装,在21世纪不过就是劳保用品店内的一种无人问津的商品,但是却在1620年的曼哈顿城焕发了它的新活力。
并且这种衣服一经推出,立马获得了市场上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