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老亲来投靠 兄弟话营官

又谈了一会儿闲话,彭玉麟退出,到自已的卧房作曾国藩交给的功课去了。

曾国藩趁暇拿过《过隙影》,边思虑边写起来。《过隙影》既是日记,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日记。里面有杂感,有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过隙影》是曾国藩十几年来一直不曾间断的功课。在京师十四年,他就积了厚厚的十大本。曾国藩丁忧前,《过隙影》自省的时候多,发牢骚的时候多;丁忧期间出山后,《过隙影》忧愁的时候多,自责的时候多,发牢骚的时候更多。

最近半年来,《过隙影》里有关枪炮的见闻增多,近一个月又增加了“船”一项,水师一项。

从《过隙影》中不难看出,曾国藩读书的主要课目仍是《四书》、《五经》,闲暇则读《孙子兵法》、《兵书战策》,还翻出了《将苑》;《挺经》与《冰鉴》这两个抄本也时常翻阅,《百战奇略》也常在书桌上出现。

曾国葆带着近百名湘乡的族亲好友的子侄,来岳阳投奔曾国藩。他们希望做大官的这个族亲能凭借手中的权力赏给一口饭吃。

曾国葆一是替父兄姐妹们来看望哥哥,二来是秉承父命,把这些希望靠军功求发达的人送到军营。

曾国葆说:“王錱一到长沙不久便成了营官,萧家孚泗这个混球,现在也成了亲兵营管带,湘乡的老亲都眼红的不得了啦!一连多日,他们走马灯似地请爹吃酒。爹被他们缠得实在没办法了。大哥,这些人您就留下来吧。随便赏他们个差事,爹也好说话呀。在乡亲们面前,说起话来也腰直不是!”

见曾国藩不言语,曾国葆又道:“大哥,爹说,这些人窝在乡下,是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的。进了大营,或许就能搏得个出身呢!当真有一天他们封妻荫子,我曾家脸上也荣光啊!”

曾国藩当日没有表态,也没有见这些人,只让萧孚泗把他们先安顿下来。

曾国藩便开始和弟弟谈家中的事情,以及父亲的身体、几个弟弟的学业,和玉英娘几个的事情。

国葆一一作答,不知大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二天早操时,曾国藩让国葆把这些投军的人都招集到操场上,问道:“你们能来看我,我很高兴。可你们应该知道,当营勇可是要死人的。从古到今,功名富贵,有几个是捡来的?要一刀一枪地拼哪!动刀动枪,就难免要伤人、要死人。”

让曾国藩想不到的是,这些人竟异口同声地答:“就算被长毛杀死,还能给父母挣个寿材本儿呢。今生今世,就跟大人干了!”

曾国藩当即便决定将这一百人留下,让唐轩给每人发了勇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