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想着依靠制度,可能性不大了,制度也是靠人来落实的。

他唯一的办法,就是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不过,这样做,问题肯定是有的,那就是可能会得罪很大的一批人,这些人,恰恰是各级的官吏。

苏天成管不了这么多,他是来赈灾的,只要还是巡按御史,就要最大限度的做好工作。

遗憾的是,这次朝廷拨付的银两,无法彻底维修黄河。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不为所动

孟津县的恢复重建工作,异常的顺利,来到孟津县的灾民和流民,明显增多了,最高峰的时候,超过十万人了,单单孟津县,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灾民。

苏天成心知肚明,好多人,是从其他地方赶来的,他的目的,来的人越多越好。

河南的赈灾工作,不是那么好开展的,这里面,有地方官府的利益,苏天成这样做,最大限度的遏制了地方官府。

慢慢的,河南府知府有些看法了,看见白银就这么流出去,落到最后,官府恐怕剩不了多少了,这种情况,持续了半个月之后,河南省布政使司和巡抚,也有看法了。

他们觉得,这次朝廷的赈灾,将地方官府,排斥在外,完全是朝廷派来的巡按御史做主了,这是极大的不尊敬,何况,这次的巡按御史,只不过是应天府江宁县知县,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要是朝廷的三品以上大员,他们也不敢随意的发表意见。

弹劾的奏折到了朝廷。

苏天成也得知了消息,当然是锦衣卫送来的消息。

这次的赈灾,他显得很孤独,脑子里想到的,都是灾民和流民的利益,可以说,是顶着压力,与河南一省的官员对着干。

这样做,其实很危险,要是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大部分的银两,交给省里的官员,或者直接交给巡抚大人,说不定能够得到很多的好评。

可他不会这么做。这样做了,不长时间。河南就要成为重灾区,粮食的缺乏,连连的灾害,让吃不饱饭的农民越来越多,引发的结果,就是造反的农民特别的多,仅仅依靠救济,根本顾不过来。这一次,有银子了,就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