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页

几句话的闲聊之后,女人的情绪终于放松,还没有开始说话,就流下了眼泪。

从女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苏天成明白了,原来这户人家,得到了苏二童的特殊关照,家里的耕地,因为丈夫的疾病,早就卖出去了,几乎没有什么活路了,开年之后,春耕时节,苏二童来到了这里,发现了这个情况,自己掏出来银子,救济这一家,而且还组织里长和甲首,想办法为这户人家,租赁了耕地种植。

难怪看见老人、女人和孝的穿着,都还是干净的。

朱审馨掏出来一锭银子,递给了女人。

这一锭银子,足足有二十两。

离开这户人家之后,苏天成对苏二童等人提出来要求了。

“这样的人家,很是典型,光是给予银两的扶持,不能够解决根本的问题,还是要从根本上来想办法,我看家里的女人,可以做不少事情的,大一些的孩子,也需要承担家里的负担了,苏二童,你和县里的商贾联系一下,直接去找万成贵,让女人和孩子,进入商铺去做事情,让商家特殊照顾一下,家务事,老人还是可以做的,这样一来,至少能够解决全家的生活问题。”

“看看村里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情况,统计一下,县衙来协调,这些特别困难的农户,县衙必须要考虑到,江宁县的诸多商贾,都在扩大经营范围,统计情况出来之后,县衙和商贾协调一下,多安排这些贫困农户家里的子女,到商铺去做事情,至少能够养活家人的。”

“苏司吏,这件事情,你直接负责,要求全县各村,都要统计情况,不能够饿死人,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好啊,该是县衙来想办法的,不能够推到官吏个人的头上去,苏二童个人拿出来银子,接济贫困的农户,这样的做法很好,应该表彰。”

苏平阳连忙摇头。

“大人,二童这样做,是应该的,不需要表彰的,他要是做不好,还有什么脸面跟着少爷做事情啊。”

朱审馨出手很是大方,苏天成有些奇怪,两人在一边的时候,他想着问问,没有等到他开口,朱审馨就说话了。

“夫君,妾身觉得,这个女人真的不错啊,维持这么大的一户人家,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了,能够坚持下来,妾身真的是佩服的。那个苏二童,看上去那么小,做事情真的是干练啊,妾身真的是佩服夫君了,身边的人都这么厉害的。”

第二百四十五章 凸显的矛盾

江宁县的粮食价格,基本是比较稳定的,这里以大米销售为主,三钱银子一石,至于说玉蜀黍和甘薯,不是很多见,种植的农户也不多,价格比大米低一些,大约在两钱五厘银子一石,真正价格波动,主要在两个季节,一是秋收的时候,粮食价格普遍下跌,二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价格普遍上涨。

这里面的原因,也是很简单的,每年秋收的时候,也是官府征收田赋的时间,自从推行一条鞭法之后,官府收缴田赋,都是折合为白银计算,没有谁收购粮食了,这里面当然就有猫腻了,农民必须要上缴田赋,只能够低价的卖出去粮食,商贾趁机可以囤聚粮食,待到价格涨起来之后,再来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