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贺人龙与左光先等人,分别率领大军,分两路,一路直接进入河南西安府,一路取道山西平阳府,进入河南。接下来,洪承畴写了奏折,请求进京。
这次到京城,他唯一的目的,就要见一见苏天成。
京城。
等候朝廷圣旨的苏天成,也没有闲下来。
书房里面,时刻挂着地图。
河南、山西、陕西一带的情况,包括湖广、四川等地的地形,他都特别的注意,地图上面,已经密密麻麻的进行了标注,可惜的是,府邸里面,不好制作沙盘。
苏天成正在判断流寇的去向。
大体上的判断已经有了,遭遇重创之后,流寇肯定是会回到陕西的,那里是他们的老巢,回去舔一下伤口,与另外的流寇回合,也是不错的选择。
锦衣卫暗线已经传来消息,进入湖广和山西的流寇,得知中都惨败之后,纷纷收缩队伍,朝着陕西的方向移动,这两股流寇的人数,超过了三十万人,力量是庞大的。
苏天成预测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遭遇中都惨败之后,流寇集中到一起之后,召开会议的时候,内部肯定会出现问题,十几个主要的头目,可没有那么多的远见卓识,好不容易建议起来的相互协调配合的局面,一定会出现问题的,说不定会出现分裂。
高迎祥是名义上的首领,在中都一战中,精锐损失殆尽,如此情况下,难以有号召力了,张献忠、罗汝才和李自成之流,是流寇中间的佼佼者,有着一定的眼光,可是中都凤阳的惨败,他们同样有责任,不可能说出来很强硬的话语,所以说,这次流寇败退到陕西,内部出现争执,是很正常的情况。
流寇中间的协调级人物,以前是老回回,可惜也被江宁营剿灭了,缺乏了这样的一个人,流寇很难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荥阳大会,流寇先是兵分两路,后来兵分三路,意见就不可能完全统一,只能够说进展情况好,相互可以呼应,进展情况不好,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想到这里,苏天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看来自己的这个奏折,要马上递上去了,今年之内,不要继续围剿流寇,等到他们到陕西集中,等待他们出现分裂,甚至是内部的火拼。
这个时候,朝廷若是进攻了,流寇反而会抛弃前嫌,团结起来应对的。
流寇只要出现分裂,行动比如会出现纰漏,到时候,掌握了主要的情报,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