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吸纳的外来人口,超过两万人,而且都妥善安置了。
洛阳的商贸发展最为迅速,不到一年的时间,开业的商铺达到了两千户,小小的洛阳县,已经难以容纳,县衙做出来决定,已经在郊外重开始规划土地,计划建设外城,扩大洛阳县的规模,如今的外城建设,开工一个多月时间,已经有了明显的效果。
当然,支撑这个外城建设的,还是江宁营将士的家人,几个月时间过去,江宁营驻地四周,已经形成了集镇,开工建设在预料之中。
洛阳县的百姓,得益于这样的建设,他们在农闲之际,到工地上做事情,能够赚取收入,补贴家用。
好在如今这样的汇报,还是真实的,河南府不大,相互之间的情况,大家都是了解的,也不会有人去造假,加之绝大部分的知县,都是苏天成信任的人,他们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河南府安定下来、富裕起来,怀揣着这样的目的,所有人在汇报的过程中,都提到了一些不足之处。
观点集中起来,矛头还是指向了士绅富户,他们做的贡献太少了。
作为中兴学社的负责人,刘宗周自然是参加了会议的。
对于召开这样的会议,刘宗周第一时间还不明白,在他的印象里面,朝廷没有这样的制度,没有这种开会的形式,府州县都是严格按照朝廷和省里的要求,做好自身的职工作就可以了,所以说,这次的会议,也引发了他高度的兴趣。
州县的汇报,首先就震撼了他。
虽然众人说的时间不长,但都说到了主要的工作成绩,存在的不足之处,特别介绍了老百姓的生活情况,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的会议形式,能够掌握很多的情况。
刘宗周手都写的有些酸了,对于州县提出来的问题,他详细记载了,其实这件事情,不需要他亲自做的,只是他还有任务。
接下来张溥代表府衙做的发言,对河南府所有州县来年的工作,会提出来明确的要求,对于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会给出来答复,而且有半天的时间讨论,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集思广益,拿出来最好的办法。
这简直就是一场群英会。
刘宗周感慨,不知道苏天成是怎么想到这样的点子,简直是太妙了,虽然河南府个州县的情况有些不相同,但整体的发展思路,还是一样,总结州县的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上,明确来年工作的重点,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事半功倍。
若是大明朝各地的府衙,都能够按照这样的做法来办事,相信办事效率一定会提高很多的。
第四百零三章 不能遗忘的事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