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太子殿下总理剿灭流寇事宜,这是对我等最大的鼓励,本官决定了,此次剿灭流寇,以江宁营为主,若非不得已,不会调遣各地卫所军队,所以说,诸位要有思想准备,此次剿灭流寇,任务艰巨,本官还是要提醒诸位的,江宁营多次和流寇交手,都取得了重大胜利,诸位可能轻视流寇,觉得江宁营经过一次大规模的征伐,定能够彻底剿灭流寇,活捉李自成,可本官要高度大家,此一时彼一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流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若是你们用老眼光去看待,就有可能遭遇到失败。”
“四川地形复杂,山大人稀,流寇大多集中在夔州府、保宁府、龙安府和潼川州一带,也有部分进入了重庆府,这些地方,地形和南方、陕西乃至于河南山西,都有不同,增加了我等剿灭的难度,同时,流寇纪律严明,绝无骚扰百姓之举,故而得到部分百姓的拥护,危急时刻,有着诸多藏身的地方。”
“江宁营到了四川,人生地不熟,要特别注意,四川的安抚司、镇司不少,当地一些百姓,很多是少数民族,和我等的生活习俗不一样,进入到四川之后,我等必须要尊重当地人的习惯,切不可违背当地习俗,违者以违反军令处置。”
“本官需要吩咐的就是这些,诸位回去之后,做好准备,大军后日开拔,进入四川。”
“洪指挥使和秦公公请留下来,其余都去准备。”
第五百六十七章 注重规矩
礼部侍郎方逢年和太子詹事姚明恭跟随太子出征,名义上是督促太子不能够荒废了学业,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观察众人对太子的态度,规矩是不能够乱的,要严格遵守。
苏天成请太子总理剿灭流寇的战事,其实就是拉虎皮做大旗,一方面有了太子殿下的督阵,没有谁敢小视了,另外一个方面,剿灭流寇的最大功劳,就是太子殿下的,自己也能够收敛一些光芒,少引发一些猜忌了。
让太子殿下体察民情,感受战争的残酷,这是少不了的,基于这个基础,太子的行动不能够受到太多的限制,如果依旧是龟缩在城池里面,不能够上战场去看看,那这一趟出来,就没有多大的作用。
所以说,在注重规矩的基础上,还是要让太子真正得到历练。
想想几百年之后,十岁的小孩子,背着书包上学,除开感慨学习的艰苦,其余事情是不需要考虑的,无忧无虑,可惜太子不行,必须要想到方方面面的事情,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这是很痛苦的事情,过早的失去了童年乐趣,太子的成长环境不同,打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基本没有什么同伴,一言一行都是要注意的。
这一路上,苏天成都注意到了,太子的童真依旧存在,但接人待物很是老练。掩盖了天真,显示过早的成熟。
“天子殿下,臣有一些想法,想着事先说出来,免得后面坏了规矩。”
“苏大人请说。”
这个时候,就是太子朱慈烺坐在上首了。苏天成已经站到了洪承畴等人的身边。
“姚大人、方大人、姚指挥同知,三位追随太子,参与剿灭流寇的战事,本官非常钦佩,一路上,姚大人和方大人都是兢兢业业,时刻关注太子的学业,本官看在眼里,不过太子殿下的主要任务。还是要剿灭流寇,这学业不可能如同平日一般,估计时间上面是有所耽误的,本官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二位大人要求的时间去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