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遭遇的诸多失败,都是瞒着草原部落的,也不需要草原部落知道这些事情。
科尔沁部落的首领,当然清楚正红旗的厉害,说起来满八旗的驻地,以前也都是在草原上,或者是建州一带的,与蒙古诸多部落联系是很多的,也进行了很多的厮杀,满八旗的骁勇,蒙古部落很清楚,绝大部分的征伐,蒙古部落都是惨败在满八旗的麾下。
苏天成和江宁营能够歼灭正红旗,这说明战斗力的确非同一般了。
让科尔沁部落高度重视苏天成和江宁营之后,豪格放心了很多。
在科尔沁部落逗留了三日之后,豪格开始征求范文程的意见,大军究竟是等候在这里,还是主动出击,去袭击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
范文程支持大军出征,大军守候在科尔沁部落,不可能建立什么功劳,既然来到了草原,就要主动出击,这个时候,苏天成和江宁营,恐怕也不知道大清国派遣了军队,来到了草原,趁着这个时候,对锡伯族和达乌尔族部落的驻地进行征伐,取得胜利是在预料之中的,两个部落的军队都出去征伐了,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孺了。
当然,征伐的过程之中,必须要高度警觉,不能够直接和江宁营正面对抗,一旦取得了胜利,迅速后撤,不能够逗留在河套草原。
范文程的话语里面,一直都透露出来一个建议,那就是豪格要建立巨大的功绩,为什么要建立功绩,豪格当然明白意思,这其实也是皇太极派他到草原的意思。如此好的机会,豪格要是不能够把握,那也对不起自己了。
第九百五十五章 草原之殇(1)
腊月二十九,下了两天两夜的大雪终于停了。
俗话说得好,下雪不冷化雪冷,因为气候严寒,地面到处都结冰了,大队人马通过之后,地上被踩的黑乎乎的,苏天成也特别提出了要求,所有的将士,都要防止冻伤,不要以为风雪停止了,太阳出来了,就不注意保暖了,负责后勤的部门,依旧坚持熬着辣椒水,让所有的将士喝下去,暖和身体。
风雪停了,大军加快了行军的步伐,时间的宝贵,所有的将士都是清楚的,特别是作为先锋的贺人龙,更是有些着急了,前两天的行军速度太慢了,因为天气的原因,无法加快,如今风雪停止了,不管怎么说,来自天上的威胁不存在了。
苏天成一直坚持和大军行动,没有任何的特殊,行军的过程中,他还要和渠清泽、贺人龙、刘铁汉、马祥麟等人商议,刘文秀、艾能奇、李定国三人,已经成为了江宁营新一代的后起之秀,在江宁营之中的地位,仅次于卫指挥使,所以诸多的商议,他们也参加了。
如何的展开进攻,如何的加快行军速度,如何的克服严寒的天气,所有人都提出来了建议,有些建议很快就被贯彻下去了,譬如说地面结冰之后,战马行走困难的事宜,将士在马蹄上包裹了粗布,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打滑的问题,至于加快行军速度,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就是每天延长行军的时间,好在气候严寒。夜间也不可能睡太长的时间。
苏天成对宋思军的细心是真切的感受到了。
大军来到大同,准备好了充足的粮食,将士穿的衣服也是足够厚实的,但有一点苏天成是没有想到的,那就是不可能携带很多的干柴,宋思军从安宁堡运来了大量的干柴。进入到蒙古草原之后,这些干柴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每天夜里,将士都是依靠篝火取暖,身体烤暖和之后,大家和衣而卧,而且因为行军大湿的衣服和鞋袜等等,也能够烤干,这对于保证将士有着充足的精神行军。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