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进入养心殿的时候,脸上的神情是焦急的,皇上要求内阁商议这么大的事情,可不仅仅是前面吃了败仗,如今谁承担主要责任的事情,还有派出什么人到南直隶去的问题,这可不是什么好的差事,一般人都是不愿意去的,至少是三品以上的高官,才有资格到南直隶去的。内阁最终商议的意见,还是钱谦益主动提出来,愿意到南直隶去。
内阁大学士出面去指挥,那当然是好事情了。
一直都有些看不起钱谦益的周延儒,这个时候对钱谦益的印象好了很多。
禀报是很直接的,周延儒没有啰嗦,很快说出来了内阁的商议意见,秦三德与朱由菘两人都要承担责任,至于说责任的大小,需要等到两人回到京城之后,再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周延儒禀报的过程之中,皇上的脸色不好看。
周延儒很快明白了,其实他已经尽力了,按说奏折上面写的很是清楚,主要责任就是秦三德,可周延儒还是认为,奏折不一定可信,还是需要调查的,这样就还没有明确责任的大小,那就一切皆有可能发生的。
可皇上的态度让周延儒明白了,皇上需要决定,需要有人承担责任,而且皇上内心已经有了意见了。
周延儒硬着头皮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此次南直隶的失利,秦公公和朱大人都是有责任的,要说责任大小的事宜,臣以为朱大人的责任大一些的,不管怎么说,朱大人都是主帅,秦公公是监军,重大的事宜两人商议,最终的决定需要朱大人做出来的……”
简单的几句话,后面包含了太多的曲折和努力。
走出养心殿的时候,周延儒的脸上没有什么笑脸,他很清楚,皇上之所以态度是明确的,王承恩一定是立下了很大功劳的,皇上信任的还是身边的太监,包括锦衣卫的那帮人,对朝中的文武大臣,缺乏信任,不怀疑就是好的。
人家今日的下场,有可能就是自己的明日,周延儒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太监的权力将越来越大,朝廷大臣与太监之间的矛盾,也很快会爆发,这几乎是不可能避免的,而秦三德与朱由菘的事情,很有可能成为导火索的。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内讧的代价(3)
曹化淳赶赴南直隶宣旨的时候,内心是苦涩的,在宫里这么多年了,他一直试图与王承恩争夺权力,可惜总是失败,之后被迫离开皇宫,提督京营,这个在外人看来是风光无限的职位,只有曹化淳明白其中的含义,远离了皇上,远离了皇宫,没有接到旨意的情况之下,轻易不得进入皇宫,对于依靠皇上取得权力的太监来说,这就意味着宠幸的减弱。
等到曹化淳终于明白,自己是无法和王承恩争夺权力的时候,秦三德等太监早就上位了,不甘落后的曹化淳,开始刻意讨好王承恩,才算是勉强保住了在宫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