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页

可两人第二次的接触。就不好说了,短短几天的时间,马士英长途奔波,从凤阳府再次来到南京城,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绝不会有如此的举措,加之马士英和孙泰的见面,安排在聚仙客栈,这就更加的令钱谦益和曹化淳担心了。

几乎没有什么接触的钱谦益和曹化淳,这一次聚到一起了,而且是曹化淳来到了钱谦益居住的官驿。

两人没有什么交情,自然也就没有多少的寒暄,直接进入了主题。

钱谦益是内阁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统领南直隶的防御事宜,有着较大的主动权,曹化淳身为监军,提督京城的京营,对于军事上的事情,也是知道一些的,故而两人对于孙泰和马士英的表现,都提出了自身的认识。

很可惜的是,两人的认识,从刚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重大的偏差。

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孙泰和马士英会反叛的事宜,想到的是孙泰和马士英可能因为朱由菘的事情,心怀不满,很有可能直接向朝廷进谏,为朱由菘伸冤。

这也是钱谦益和曹化淳为着自身利益考虑,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朱由菘的事情,曹化淳是比较清楚的,更是清楚王承恩在皇上面前的地位,故而来到南京之后,绝对是要维护秦三德的,维护了秦三德就等于是维护了王承恩,就算是将来南京城丢失了,他也一样不会遭遇到过多的责罚,因为有王承恩替他说话,反之若是想着替朱由菘翻案,恐怕动作还没有开始,就遭遇到灭顶之灾了。

至于说钱谦益,对皇亲国戚进入朝廷,很不感冒,认为这是完全违背了祖制,是乱来的,会影响到朝廷的稳定和皇上的权威,加之曾经的内阁次辅朱审烜,投靠了苏天成,故而钱谦益对朱由菘是漠不关心的,朱由菘可能是遭遇了冤屈,替人背黑锅了,但这一切与他钱谦益没有多大的关系,新官不理旧事,何况朱由菘的事情,皇上已经有了定论了,更深层次的想法,钱谦益还想到了历史上藩王造反的事宜,谁知道这是不是皇上的意思,就是要借着这样的机会,打压藩王和藩王世子,包括进入到朝廷做事情的皇亲国戚。

出于此等的考虑,两人一致认为,必须要稳住孙泰和马士英,若是情况不对了,解除两人的权力,直接掌管军权。

其实钱谦益和曹化淳两人商议的意见,还是不错的,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只要临时解除了孙泰和马士英的军权,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军队掌握在手里了,可以控制一切的局面,可惜的两人优柔寡断,害怕因为解除了孙泰和马士英的军权,导致两人直接到朝廷里面去鸣冤,揭露出来朱由菘的冤屈,那样的情况之下,事情就闹大了。

所以两人觉得,还是以稳定为主,分别做孙泰和马士英的工作,要求他们安心守护南京和凤阳府,不要想其他的事情。

两人将商议的意见仔细斟酌之后,给朝廷写去了奏折。

作为南直隶的兵部尚书,包括凤阳府总督,就等于是地头蛇了,钱谦益和曹化淳的举措,孙泰和马士英不可能不知道,两人先前商议的意见,是找到合适的机会,归顺苏天成,至少要控制好麾下的军士,不要抵抗,不要劫掠,必须要保证南京和凤阳府的稳定,至于说如何处理钱谦益和曹化淳的事情,两人也有想法,采取归顺措施之际,让钱谦益和曹化淳离开南京城,他们还是不想将两人擒获了交给苏天成。

钱谦益和曹化淳商议的事宜,令孙泰和马士英感觉到紧张了。

他们不是很清楚这里面的缘由,但凭着直观的感觉,认为是针对他们两人的,若是在归顺苏天成之前,被钱谦益和曹化淳两人实现动手了,那就失去了一切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