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

李鸿章苦笑了下:“督帅,属下听说朱济世在欧罗巴时是个发明家,这霍奇斯基榴弹里面填装的铵油炸药就是他发明的……”

林则徐也捋着胡须叹息道:“原本以为西洋的奇技淫巧没有什么了不起,现在看来人家的心思原来都用在打仗上了,这武器真是愈造愈精,说是日进千里都不为过。”

“穆翁,要不属下再去见见吴春秋,向朱明多买些这种开花弹,如此万一英夷真打过来,咱们也不是没有一点胜算了。”

林则徐又是一声长叹,朝李鸿章道:“老夫终是年迈了,将来的两江是要交到你手上,同洋人同朱明的交往现在都交给你,必须把握好尺度,不能出什么岔子了!你我都是读圣贤书的,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李鸿章冲着林则徐躬身一揖,没有说话就转身离开了。有些话虽然不明说,但是李鸿章如此聪明之人哪里还会不明白?林则徐、潘世恩这一代人,该得到的荣耀、地位和财富,都已经从满清那里得到了。现在当然可以守着牌坊求个忠臣不二的名节——当然前提是朱明不会收了他们的家产,再把他们的子孙打入另册,来个几代不得出仕,甚至是贬为奴隶贱民。

所以这两全之策,就是自己不投降,但却培养出个大投降派。这个角色原来是曾国藩的,但是人家一心要当大清的奴才,志不在此,所以就轮到25岁的李鸿章来飞黄腾达了……扣掉曾国藩要带走的3万湘勇,林则徐手下的6万练军,再加上两江之地,可都是李鸿章日后晋身的本钱。来日为朱明立下全取江南的大功,怎么都是封王的前程,有他这个王爷在上面遮风挡雨,林则徐、潘世恩这等晚清名臣自可悠游度日,他们的子孙后代照样会在新朝得到重用。所谓忠臣孝子好爸爸都给他们占全了,真是一举数得啊!

吴春秋此时早就在上海总督衙门的会客厅里等了好一会儿了。他这些日子还在忙着搞外交。同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还有俄罗斯的使臣轮番见面,也时常登门拜访林则徐和李鸿章。

四国联合干涉的事情已经被他用联俄反清给破坏掉了,现在林则徐又在两江闹起了禁烟运动,让列强对满清王朝能否在江南实行有效统治都起了疑问。包括英吉利公使阿礼国在内,对扶植满清的可行性都产生了怀疑——如果满清已经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还有可能击败咄咄逼人的太平天国吗?如果北京被太平天国占领,那么一切扶植满清的投入都会打水漂!当然,对俄罗斯来说,这样情况或者是求之不得的……

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都产生出来了。满清在退往关外之后会不会沦为俄罗斯的附庸?满洲、喀尔喀蒙古、新疆和西藏会不会成为俄罗斯的殖民地?而在汉族最基本的地盘之上,会不会出现太平天国和朱明对峙的局面?而太平天国对于列强又持何种态度?

而这个好像信奉基督教异端的造反集团似乎被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仇恨,一旦北京沦陷,满清退往关外依附俄罗斯。两江地区的汉族儒家势力肯定会倒向朱明,看来中国最富裕的几个省份,早晚都会被朱济世所控制了!

所以在权衡再三后,英吉利公使阿礼国在日前已经向吴春秋表示,可以接受朱明政权统治中国南方地区了。不过前提是朱明必须继承《南京条约》、《上海条约》(白斯文所签订)中满清的外交义务。吴春秋对此,则是不置可否,因为他知道,大明能否全取江南的关键不是列强的态度,而在林则徐、李鸿章、潘世恩等人。

会客厅外突然响起了杂沓的脚步声,接着就是李鸿章的戈什哈推开房门,吴春秋抬眼一瞧,就见一声便服的李鸿章笑呵呵地走了进来。这段时间,李鸿章已经不大穿官服了——从七品的官服穿出去实在丢人,手底下的营头们见了也泄气,老大都只有个芝麻官儿,自己还有什么前途?

看到吴春秋起身相迎,李鸿章连忙笑着摆手:“春秋兄别这么客气,坐坐坐!兄弟先给你道谢了,你送来的开花弹已经试过了,威力十足啊!若有数十门12磅榴弹炮和数千枚开花弹,就是英夷打来也无惧了。”

吴春秋笑吟吟地摆手:“几十门大炮,几千发炮弹算什么?来日少荃兄来我大明,什么好东西没有?”说着他从官袍袖扣里面摸出一个信封递给李鸿章,“这是我家王上给你的亲笔信……少荃兄啊,穆翁已经垂垂老矣,只需考虑身后之名,你的大好前程可刚刚开始。如能举江南归明,将来我可要叫你一声王爷的,说不定还有入阁拜相的一日。”

……

“吴春秋又去两江总督衙门了?”英国公使馆内,阿礼国低声问了脸色难看的巴夏礼一句,后者默默点头。虽然屋子里的几个英国佬都绷着绅士风度,面无表情,不过内心却都是沮丧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