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风箱

把他的,中午没跟东子他们一起吃饭,结果自己也忘了吃,买完东西直接就回来了。肚子饿了,吃啥都是香的。

不过,这白面馍馍是真的香,也不知徐怡咋做的。

吃了块白面馍馍,肚子不饿了,精神也来了。龙浩把摩托车上的东西卸了下来,衣服玩具和水果饼干等东西放在炕上,肉和菜放在锅台上。

虽然窑洞比较凉快,但也不敢把肉放时间太长,得赶紧煮了,装在坛子里腌起来。徐怡不在,只能自己动手。

在前世,做饭是基本功,倒也轻车熟路。

把古老的风箱搬出来,灰尘擦掉,放在窑洞最里面的土台子上,下面垫了块木头防潮。这风箱比自己岁数要大了不知道多少,是家里为数不多的可移动资产,得保存好。

若干年后,这可都是珍贵的文物啊!

把手摇鼓风机放在风箱位置上,摇了几圈,风倒是挺大的,就是有点漏风。找来些破布把风筒周围塞紧实,再找来木头啥的把鼓风机固定好,再一摇把柄,成了!

比风箱风大多了,也省力多了。

遗憾的是没有炭,还得烧柴火和牲口粪。锅台后面的池子里堆满了柴火和牲口粪,都是徐怡起早贪黑捡回来的。

平时做饭比较简单,烧不了多少柴火。可是要煮肉,那可费柴火了。必须天天出去捡柴火,不然就没柴火烧了。

先把这些肉煮熟了,这几天得想尽一切办法拉些炭回来,不然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新砍刀还没开刃,只能先用那把老砍刀。龙浩把牛肉切了,放在锅里煮了。排骨剁了,放在另一口锅里炖上。最后把羊肉剁成拳头大小的块,放在第三口锅里炖上。

这个家早先是个大家庭,锅台挺大,能安放三口大锅。徐怡过来后,依然用大锅台。

刚开始做饭把不住,即便做一点点锅底也吃不完。慢慢的习惯了,也知道咋做了,就是有点费柴火,也有点费水。

好在徐怡很勤快,每天出去捡柴火拾粪,倒也不用发愁。老先人留下的水窖特别深,下雨时把水收满,一年都够了,还经常给左邻右舍接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