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书记,我的意思,造林任务不要太死。保底一万亩,如果有村子想多干,比如我们村,那就得多给任务,这叫趁势而上。要是大伙信心起来了,到时候又没任务了,那可就凉了。”龙浩看着王伟。
“浩子,这个请放心,全县十几万亩的任务,还怕不够你的?就算任务全都分光了,也不用担心,顶明年的任务,这个省里是支持的,补助资金也会如数拨付,不会少一分钱。”王伟挥了一下手。
“那就放心了。对了,造林前需要整地,在咱山里主要是挖鱼鳞坑或是水平沟,粮食一上场就可以挖了。实际上现在就能挖,早点蓄水,只是老百姓都忙着收秋,顾不上。收秋一结束就让老百姓挖,但是得给钱,让老百姓有点收入,也有力气挖,而且能挖好。光靠义务工可不行,没钱的事我都不愿意干,别说其他老百姓了。”
“嘿……你小子,说的头头是道,有点像我们工程师说的。莫非当了几年兵,就满肚子学问了?”王伟瞪大了眼睛。
他哪里知道,龙浩前世上大学的专业就是水土保持,造林也是主要的科目之一。禁牧以后全县搞水保持综合治理,绿化山区,龙浩不光搞规划,还搞实验示范,是县里仅有的几个专家之一。对山里的一般造林技术,可以说信手拈来。
“老书记,您别管像谁,就说有没有道理。有道理就给钱,没钱有道理也没人干。”龙浩笑道。
“有,有道理,也一定给钱。我们刚刚研究了造林奖补措施,只要完成整地,就按照整地方式先预付一部分资金,最起码把机械以及人工费用拨下去。其他费用等造林验收合格后,一并兑付。”
“太好了,这样老百姓干完活就能见到钱了。还有一件事,也是大事。”
“还有啥事?”
“树种和树苗啊!”
“树种和树苗?那不是专家的事吗?用得着你操心?再说你知道种啥树?得多少树苗?”翟书毅好奇的看着龙浩。
前面说整地,倒也没多少含量,好多干过的老百姓都知道。可是种啥树,要多少树苗,这可不一般老百姓就能确定的,得专家经过实地踏查,综合分析后才能做出决定。
这小子,刚才让老书记夸了几句,是不是昏头了?
“就是,我这个局长也不知道种啥树,要多少树苗。地块确定后,就让技术人员现场踏查,然后确定树种,需要多少树苗。”王伟也看着龙浩。
这小子咋跟以前纯粹不一样了?莫非当兵真有这么神奇,几年功夫,学问就长的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