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页

吴中文人是很护短的,不然也不会形成非常抱团的吴中派(所谓江南四大才子都是吴中派的分支),虽然当今吴中派还只是个雏形,但有些小气候已经先出现了。

很快就有请帖送到了他手里,方应物看了看后面的联合署名,都很亮——祝允明、杨循吉、都穆。

真是同仇敌忾啊,方应物感到自己像捅了马蜂窝。这几个都是当前苏州年轻人里最顶尖的,一起出来就是二十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全明星阵容了。

他们可不是王铨这种史书上不留名的小角色(更多是以王鏊之弟身份出现),全是硬家伙。

“他娘的,干!”方应物狠狠将请帖甩到桌子上,一群马蜂真看他好欺负么!他知道,明代士风首属江南最为狂狷。

反正有王恕老大人收拾残局!若王老头收拾不了,自己就可以离开,也算得偿所愿。

第八十一章 红粉阵仗

下定了决心,方应物又看了一遍请帖,其实这不是请帖,是战书。又看了看三个人名,脑海中冒出一些自己还记得的资料——

祝允明,十八岁,另一个更出名的名号叫做祝枝山,传说中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当然现在另外三个还没成型。他官宦人家出身,祖父官至参政,外祖父是英宗朝天顺年间的首辅徐有贞(害死于谦那位)。

据说祝才子从小就是神童,五岁能书法,九岁能作诗,十来岁就能写文章,如今年纪还不到二十,但已经以狂草闻名苏州,诗文有奇气。

众人一致认定他将来注定要成为状元吴宽、探花王鏊之后的后续者,只可惜……历史上他一辈子也没中进士。

杨循吉,二十二岁,家境富裕,舅舅官至三品参政,自幼好读书,涉猎甚广,但性格极其怪异狂狷,喜欢以学问刁难人。

去年便乡试中举,眼下估计刚从京师参加会试败北回来。六年后会中进士,但以他的个性,在官场注定是一个仆街,中不中进士都无所谓。

都穆,二十岁,好藏书,好金石,自幼和前边两位一样,也有神童之称。但他最出名的不是什么个人成就,而是在二十年后科举中,出卖了唐伯虎,使得唐伯虎被削去功名,终身无望仕途,成为放浪形骸的风流才子。

虽然很多人为都穆辩解,但唐伯虎与他绝交是事实。仕途生涯中,都穆虽然成就平平,但好歹官至少卿,比前两个倒是强得多。

当前唐寅和文徵明正在念三字经千字文,徐祯卿还在娘胎里,祝允明、杨循吉、都穆三个人无论今后发展轨迹如何,但在眼下苏州年青一代士子中,是最出色的人选了,说是全明星阵容当之无愧。至于上一代则只有一个天皇巨星,那就是险些连中三元的王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