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后面,要公文呈递、上传下达,从锦衣卫到内阁、司礼监、六科、再依次下发,总是需要按部就班来,一切顺利至少也得几天功夫,急不得。”
刘吉更好奇了,“老夫发现,你对朝廷官府的理事流程,好像也很熟悉?”
“略有所知,略有所知。”方应物擦擦汗,又解释道:“在乡间读书时,与商相公有些往来,所以对办事流程有所了解。”
刘吉继续好奇道:“以商前辈的稳重性格,不督促你读书,却无聊的告诉你这些闲杂事项作甚?是不是连怎么当首辅都要教给你?”
这个刘棉花怎么心思像女人一样细!方应物绞尽脑汁地答道:“这个,他老人家致仕回乡后,性情开朗了许多,时常与我等晚辈闲谈毕生见闻。”
“原来如此。”刘吉终于不刨根问底了,又问起另一件事情:“万通那边,你待如何?”
方应物不傻,他当然懂得,在向一个人求助时,绝对不能表露出还寄希望于另外一个人的意思。
更何况经过今晚之前的会面,他已经不太想和万通打交道了。万通此人接触起来远不如刘棉花舒服,很是感到别扭,与自己从作风到身份完全不是同道中人,就是闲谈也谈不到一起去。
所以方应物很果断地答道:“非我辈中人,晚生只能尽量避开他!”
刘吉不置可否,“先虚与委蛇罢,不过别因为万通坏了名声,这很不值得。你名声要坏了,那怎么帮衬老夫。”
看起来要谈完话时,刘大学士忽然拍了拍额头,“还有一件事情险些忘记,老夫说过,请你事后写一些诗词感谢老夫,可曾有稿了?可否现在与老夫鉴赏鉴赏?”
方应物无语凝噎,喜欢被吹捧的人多了,但哪有主动提前催稿的?这脸皮要多厚?虽然说,答应过要以自己的名誉和诗词为他吹捧,并帮他挽回些许名声作为交换……
不过方应物随即醒悟过来,此人号称刘棉花,脸皮厚是标志性的特征。当下无奈,他随口念了一首绝句道:“来日长街叹父难,生全须拜相国宽。三冬世态人心冷,春到文渊怯风寒。”
刘大学士嘴里咂摸一二,便点评道:“首先,绝句格式太随意,怎么也要出一首律诗,这才庄重正大,歌行体就不强求了。
其次,空虚没内涵,没有什么立意,纯属应付之作。你在诗文里,要着重体现出老夫这种苦心孤诣、忍辱负重的心态,以及救出令尊这种忠良后的喜悦。
第三,用词太平泛,你该从古代贤人找出例子,作为典故出现。赵氏孤儿故事你听过罢?里面有程婴、公孙杵臼,一个献身了,一个忍住了。你可以拿程婴作比喻出现在诗文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