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要紧,你没听过另外一些流言么?”
又他娘的有什么流言?难道满城都是流言只有他彭清不知道么?彭指挥使忽然脾性大发地暴怒了!
他破口大骂道:“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不要流言来流言去的!”
那亲戚知道彭指挥性子不好,被骂了虽然不爽但碍于指挥使权势也只能忍了。小心翼翼地说:“还有流……消息说这方应物的业师是前首辅商相公,他父亲是翰林庶常。特别是他的外祖父是江南巡抚王恕,出身陕西三原书香大族,王恕的儿子则创办了本省最好的书院。
就算方应物将来中不了进士,但只要入社学拜了方应物作业师,那将来也能自称商相公和方庶常的徒孙罢?可以与三原王恕老大人牵扯上一丁点的关系罢?
有这层脉络,也算有了师门源流,总比一点也没有的孤家寡人好。说不定还能攀上三原王家,去三原书院进修,这比蜗居榆林城一方小天地岂不强得多?”
彭指挥想骂也骂不出来了,虽然仍旧万分恼火,但却不知道该骂什么,他不想承认自己是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
从一开始彭指挥使根本没有认识到方应物身上的财富,在他眼里,方应物不过是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有点背景也受困于现实,在这天高皇帝远的榆林城完全不是他的对手。但没料到,方应物可以将自己优势发挥出来并变现了。
话说方应物向孙大使借钱,就是为了办社学。这种社学办起来不像官方儒学那般麻烦,不需要刻意选址,更不需要按照左庙右学规制盖学宫,至于学舍什么的更不需要。
只要能找到地方和塾师,社学立刻就可以开张,简单得很。方应物从城中关帝庙租了两进院子,然后挂上了榆林社学的牌匾,于是乎就开张了。
就这么一家草台班子似的社学,开张之日硬是被踏破了门槛。无数家长不请自来,哭着喊着也要送子入学……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至于彭指挥那边今天的官办儒学开工典礼,当然就乏人问津了。进学的入口已经被杨巡抚和方应物卡住了,如果最终进不了卫学,那给彭指挥使面子参加开工典礼有何用处?
前来帮忙的孙大使站在关帝庙门口,看着各色头面人物人来人往。
副总兵岳大人来了,参将游击级别的来了四个,千总级别的来了七八个……这让孙大使如在梦中般目瞪口呆。
他还亲眼目睹到,只开张了半个时辰,就把借给方应物的本钱收回来了,自行担任塾师的方应物收束脩收到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