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李府台联合地方士绅,挟民意上疏陈情,京师中自然有人与他过不去!在下不自量力,也认得几个同乡好友,回京之后也会一切实话实说!”
李知府微微沉默了片刻,在心里反复拿捏一番,衡量其中得失利弊。
自从七八年前被贬到地方,自己仿佛就被朝廷遗忘了,像是断了线的风筝。目前应该是自己最后的露脸机会了,不然就等着在知府任上一直坐到致仕。
大不了就此丢官走人,和致仕有什么区别?最终李知府叹道:“圣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便是也!钦差欲行苛政,待我设宴召请府中士绅,共商此事!”
可叹李太守承平日久,不免有所麻痹。谁能想到,别人会用上苦肉计这种伎俩?
第五百一十一章 自寻死路?
知府大人的行动很积极,当天就派了衙役四处传话,召集府城内外一些有名的本地士绅大户。
两日后,李知府便在府衙大堂接见了本地士绅大户,约莫二三十人共济一堂,加起来足可为姑苏城里民意代表了。
知府身为地方主官,位列四品级别也不低,本地人大都要卖面子的,受邀者只能欣然前来。
几声唱喝后,李知府出现在公座上,从钦差公馆被驱逐出来的蔡孔目就在知府身侧站着。
只听得李知府重重地咳嗽一声,对众人道:“召请众位到此,是因为听说方钦差决意要加税,民田和门摊银皆在其内。众位皆为本地名流,本官施政时素来多有仰仗,不知对此意下如何?”
有个矮胖士绅询问道:“此等消息,太守从何得知?”李知府指了指身边蔡甫,“此乃钦差随员蔡孔目,他尽可作证。”
蔡甫只得上前一步,对众人道:“情形确实如此……”
但蔡孔目才说了一半,李知府便立刻接过话来,继续道:“本官所言必然不虚,若无几分把握,本官又何敢劳驾诸位父老到此商议?方钦差奉命催征钱粮,目前看来别无他法,一意孤行要加税了。”
蔡甫看了几眼李知府,但没有说什么。加税只是捕风捉影的事情,怎么被李知府一本正经地当成事实来说,甚至还有几分误导民众的意思。
这到底是利令智昏?还是就想故意如此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