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页

翁婿两人相视而笑,刘棉花感慨万分道:“老夫实在没想到,贤婿你竟会这么早的便过府来宽慰老夫,这份心意实在叫老夫感念不已。”

方应物有点莫名其妙,老泰山怎么忽然如此肉麻,不,温情起来,简直不像是过往的风格。难道是因为昨天他故意排斥了自己一次,所以感到内疚了么?可是如此容易就能内疚,那还是“棉花”大学士么?

不明真相时,对答只能尽可能地模糊,方应物很废话地答道:“老泰山何出此言,折杀小婿了。”

刘棉花抚须道:“令尊昨日踏云登天,台阁指日可待,日后你方家只怕盖过老夫一头了,如此你还能殷勤来探望,此心难能可贵。”

听这意思,方应物总算明白了,敢情老泰山还不知道自家父亲即将贬斥出京的消息。不过细想也正常,昨日圣旨是晚上在宫里下达的,并没有传出宫,而到今日清早还没来得及传开。

所以产生了一点误会——刘棉花眼里的自己,是亲爹即将飞黄腾达、对刘府需求降到最低、还能殷勤来刘府看望、诚恳厚道的方应物;而不是亲爹即将滚蛋出京、以后除了刘府别无太大依靠、必须要来加固大腿的方应物。

第六百四十七章 借刀杀人

“老泰山所言夸张了,家父哪能到如此地步……”方应物顺着刘棉花的口气说了半句,随后话头一转,“其实现在让小婿最为忧虑的,是老泰山你的处境。”

方应物前半句,刘棉花只当是惯常的谦虚了,并没有多想。再听到后半句,倒是又说中了他的心病。

没错,虽然刘棉花一直在为昨日的事情抑郁,但并不意味着他没觉察到自己的处境。只是昨日事情对他打击太大,过多情绪不由自主回旋不去,对将来事情没有来得及多想而已。

故而刘棉花很赞同地点点头,“只怕从此又要进入多事之秋矣!吾辈辅臣,恩荣皆出自圣上。昨日老夫恶了天子,不免根基动摇,少不得有伺机发难者。”

方应物也顺着话说:“小婿以为,老泰山当前最大危险来自于刘珝,老泰山以为然否?

首辅万安乃阴鸷之人,犯不上心急如火地跳出来与老泰山过不去。一来大概想观察一些时间;二来他已经是首辅,与老泰山为难也得不到什么太大好处;三来他与老泰山没有太大的恩怨私仇。

可是当年老泰山夺了刘珝次辅之位,那刘珝定然不甘于此,时刻等待重新拿回次辅之位。如今遇到这样机会,他必然不会轻易放过,肯定要生事。”

刘棉花赞同道:“贤婿所言极是,当前对老夫最危险之人确实应该是刘珝,此人为了抢机会,行动不会太慢,或许眼下已经开始有动静了。老夫看你既然提了出来,想必是有了全盘考虑,不妨说出来与老夫听听。”

方应物胸有成竹地答道:“老泰山不妨反客为主,先下手为强!一是打乱刘珝的手段,二是攻敌必救的道理,足可迫使刘珝想法子自救,哪里还顾得上对老泰山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