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雁回并不愿意,表示坚决不和韩濯缨同处一个屋檐下,要王氏在两人之中做一个选择。
王氏选择了亲生女儿。
虽然已经做出决定,可一大早看见来辞行的濯缨,王氏的心还是被刺了一下。
“雁回这些年吃了很多苦,小小年纪父母双亡,跟着残疾了的叔叔讨生活……”王氏忖度着措辞,缓缓说道,“我已经错过她十四年,不能再让她继续难过。所以你们两个之中,我只能选择她,也必须选择她。”
避开韩濯缨的视线,王氏又补充一句:“缨缨,请你体谅,也不要怪娘。”
对此韩濯缨倒是很能理解,她点了点头:“娘,我明白,我也不怪你。”
对母亲的选择,她并不意外。若是母亲为了她而舍弃亲生女儿,那她才尴尬自责无立足之地。而且她相信,离开临西侯府,她并不是活不下去。
因此,她反过来又安慰了王氏一番。
她这般好说话,王氏心里更加难受。沉默了片刻,王氏才道:“虽然你不能继续待在侯府,可我也不会真的不管你。你和雁回的事情,我已经写信派人告诉了你父亲。想必再过些时日,他就会收到信了。你从小在他身边长大,不如还去投奔他。他定然不会亏待你……”
丈夫临西侯宋毅多年来一直镇守西北边境。十年前,有贼人潜入宋家,意欲掳走长子,却阴差阳错掳走了年仅四岁的濯缨,并将其带至边关,用来要挟临西侯。临西侯救下女儿时,她已身受重伤,昏迷不醒。濯缨在边关休养了半年才恢复健康。
临西侯原本打算派人送女儿回京,但一则她当时年少体弱,需习武强身。二则悉心照顾了半年之后,他对这个女儿也有了极深的感情,想在身边多留一段时日,也能亲自教授武艺。这一留就是十年。
直到今年年初,在王氏的一再催促下,临西侯也明白女儿年纪渐长,该回京相看人家,这才派人送了她回京。谁想到她才回京数月,就发生了真假女儿一事。
王氏对亲生女儿宋雁回心存愧疚和怜惜,而对当了她十四年女儿的濯缨,同样感情复杂。一个留在府里,一个送到边关。这是她考量再三后作出的两全决定。
韩濯缨笑了一笑,却没有明确应下王氏的建议。她郑重施了一礼:“娘,那我先去啦。你多保重。”
王氏不忍再看她,只轻轻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