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给昭临长公主接风洗尘,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祭奠死在战场上的将士,或许再多一个触墙自尽的乐姬,宴上没人推杯换盏互相吹捧,一场午宴很快结束,李殊檀走出宫门时未时还没过半。
刚回长安城,先前又接连有旱涝和叛乱,李齐慎自己的礼服都只扣扣搜搜地新裁了一身,自然没想着给李殊檀建公主府。于是她如今暂居在已同回纥和亲的长宁公主府上,带不出去的宫人不得已和她惨别,一步三回头,恨不得贴脸让她记住自己是谁。
李殊檀只笑不应,一路出丹凤门,在马车边上终于被人拦了。
拦她的是个年轻郎君,看着二十岁上下,一身青袍,蹀躞带下按规矩空空如也,看得李殊檀都想给他挂个鱼袋。
当然她手里并没有鱼袋,只能挂上恰到好处的笑容:“郎君找我有事?”
“……失礼了,臣卢绍,恭请殿下万安。”青衣郎君慌忙弯腰行礼,等她回应,才缓缓直起腰,定定地看着李殊檀,眼眶隐隐发红。
李殊檀以为他是宴上喝酒,或者被五月里的风吹的,礼貌地点头回应:“郎君安好。”
“臣……容臣失礼。”卢绍似乎没准备好,相当无措,但他又确实没有丝毫回避,“臣冒昧,敢问殿下,那对青玉,可是在范阳一带拿到的?”
“是。”李殊檀说,“郎君何意?”
“那容臣再问,那乐姬……姓甚名谁?”
李殊檀想到他的姓氏,心头一跳,沉默片刻:“我也不知。只从其她女乐口中听来,说是姓卢,平常叫她玥娘。”
在她吐出那个称呼的瞬间,她清晰地看见对面的卢绍肩膀一颤,几乎要摔在地上,但他又强行挺起腰身站稳,原来的那点红晕彻底吞噬了眼眶,眼睛里浮出一层薄薄的泪膜,眼泪却终究没掉下来。
他的喉结滚了滚,声音瞬间暗哑:“若臣没猜错,应是舍妹。因受家父宠爱,留在范阳本家,没随臣进长安城。”
卢绍停顿一下,低低地说,“到如今……已两年不曾与臣见面了。”
一股说不上来的感觉霎时涌起,李殊檀见过太多生离死别,却没想到再见一回,原来还是一样的痛。
“抱歉。”思来想去,再多的话都没用,她只吐出这么一个词,从怀里取出那对青玉,捧在掌心里,双手递过去,“这对青玉曾被火灼过,擦洗不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