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相比于耳边喧嚣的枪炮声,“铁拳”发射时相当安静。在“堡垒行动”开始之前,罗根为新组建的特别空降团全体官兵增加了一堂课程,那就是“铁拳”反坦克火箭筒的使用,由克虏伯派出的技术组分别指导正确的使用姿势和操作要领,尤其告诫士兵们,以“铁拳”目前的威力,对付坦克侧面、背面和履带的效果会比直接攻击正面好得多!

尽管时间仓促加上新生产出来的火箭弹数量有限,参战的德军士兵们只能在实战中摸索这种武器的弹道特性。这时候,罗根的这些“棒槌神兵”先前挥霍无度的好处就显现出来:十余支“铁拳”接连开火,成功报销了领头两辆马蒂尔达ii的履带,两个大铁坨顿时成了英国人自己留下的挡路石。后面跟进的坦克只好从旁边绕道,当它们碾过大堆的碎石瓦砾时,最最薄弱的车底盘就呈现在德军反坦克射手面前——刺猬若是在敌人面前露出肚皮,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罗根侧过头,目睹一名勇敢的伞兵举起手中的“铁拳”,稍稍瞄准便朝前方大约30米处一辆正在翻越障碍的马蒂尔达ii开火了,火箭弹直接命中了左侧履带,“战场女皇”顿时像半身瘫痪的病人一般逆时针旋转起来,并且无可挽回地将自己的左侧车体暴露在更多的“棒槌神兵”面前。另一名伞兵果断出击,在这样的距离上,56米长、25米高的庞大车体可是一个相当理想的射击目标!

飞射而去的火箭弹打中了炮塔偏下的位置,猛烈的爆炸让30米外的人难以忍受地捂着耳朵,大团烈焰几乎在一瞬间吞噬了坦克的中前部,浓黑的硝烟从炸点拼命往外涌,仔细一看,车顶盖位置竟然也在冒烟!

几分钟时间,汹汹而来的9辆英国坦克就被打瘫4辆、打爆2辆,还有3辆在进退之间陷入了犹豫。霎时间,无数的德国步兵变魔术般从更远处的废墟堆中冒了出来,g-34像一只只失去控制的野兽疯狂地吼叫着,那辆传说中空降而至的四号坦克也隆隆地从一栋并未完全坍塌的仓库后面驶出,短管的75毫米坦克炮对付马蒂尔达ii的正面装甲会很头疼,但穿甲弹仍能地钻开它们其他部位的装甲,至于马蒂尔达i和“盟约者”(k-v)及之前任何一款巡洋坦克(k-i、ii、iii、iv)的装甲,近距离都能轻易击穿!

两分钟之内,不断微调炮口的德国四号坦克连射四弹,正面击爆移动中的英军巡洋坦克两辆,侧面击毁因履带受损而无法移动的马蒂尔达ii一辆,然后与另一辆失去行动能力的马蒂尔达ii展开精彩对射——英军坦克的2磅炮(40毫米口径)被四号坦克车体正面的装甲弹开,四号坦克的75毫米穿甲弹亦未能打穿对手的车体装甲。最后解决战斗的还是在机枪掩护下斜里杀出的德军“棒槌神兵”,从撤后射入的反坦克火箭弹摧毁了这辆造价低廉但颇有特点的英军步兵坦克。

等最后一辆英军坦克也起火燃烧了,无法和敌方坦克正面对抗的德军装甲车战斗群得以重回战场。像是为了宣泄无奈躲藏的憋屈,它们的机关炮和机枪火力格外凶猛,而在四号坦克战神般光辉的照耀下,士气如虹的德军步兵们也个个奋勇向前,竟一鼓作气将英军步兵们如数赶回了码头!

这一次,罗根不再客气地“点到即止”,鉴于港外的英国舰艇和运输船只遭到了德国空军的猛烈空袭,他看准时机,下令全体战斗部队继续向码头推进!

和球场上的战术一样,坚决的防守要全力以赴,果断的压迫同样需要每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进来!勇猛的德意志战士们,迎着英军的枪林弹雨,义无反顾地前进、再前进!

当德国工程师们到1940年为止最得意的作品——四号d型坦克隆隆地出现在距离码头最近的街口,后撤到码头和栈桥一带的英军步兵们,所有受伤的、吓破了胆的、丢了魂的,林林总总好几百号人就像是看到了来自外太空的异形怪兽,眼神中除了惊恐就是绝望:最后一班回家的船不是沉没就是匆匆开走,面对蜂拥而至的德军装甲车和步兵群,他们别无选择。

投降,或者游回英国去!

第30章 罗根的感怀

随着英国登陆船队的后撤,考斯和东考斯港争夺战以英军的全面败退而暂告一段落,由罗根所指挥的部队击毙击伤英军800多人,俘获416人,击毁英军坦克9辆。舒尔茨那边也不弱,打死打伤英军700余人,俘获近400人,另击毁英军坦克7辆。

怀揣胜利带来的十足信心,罗根乘车返回了纽波特机场。在伦特·史蒂芬伯格的努力下,德军在怀特岛的战时指挥部运转良好。这个指挥部固然不像最高统帅部的临时行营那般夸张,亦没有某个集团军甚至是军指挥部那样的规模,五、六位参谋,七、八名通讯官,再加上十人警卫班,林林总总的一干人挤在英军遗留下的一个地下工事里。不过困难只是暂时的,史蒂芬伯格向罗根请示说,他已经在距离机场大约一英里的地方找好了一处更适合安置指挥部的场所——考虑到英军夜间很可能继续对纽波特机场实施轰炸,乡间别墅反而比那些钢筋混凝土工事更为安全,何况旧式建筑同样是非常坚固耐用的!

住别墅当然比呆在地下室好,尤其是后面一条理由相当充分,罗根欣然应允。就在军官和士兵们开始往车上搬运设备的时候,通讯官前来报告说:

“上校,伍顿港外围的菲什本海岸阵地遭到英国舰队炮击,目测有巡洋舰1艘、驱逐舰3艘和炮舰若干,海面上还发现了一支运输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