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40年,乌德特仍保持着在世者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记录,一年后才被德意志空军的雏鹰们超越。
俗语所云的英雄惜英雄,在罗根与乌德特初次见面时并没有发生效应,面对最高统帅部指派来的副总监,空军一级上将只是冷冷地说“好啊,作战部终于肯派个人过来瞧瞧飞机生产数量为什么上不去了!”
刚开始的时候,罗根并不知道乌德特的冷淡态度起于什么原因,也没有知情者能够透露这点,直到在9月1日的空军高层例会上,凯塞林当面质问8月份战斗机产量为什么只有少得可怜的201架——甚至赶不上德国空军在不列颠的损失时,罗根终于从乌德特那张气得瑟瑟发抖的脸庞上看出了原由。
吞并奥地利、捷克,占领波兰和法国大量领土,控制荷兰、丹麦、比利时和挪威,德国拥有大半个欧洲的土地超过2亿人口,普通金属、煤炭、人力资源和机器数量并不缺乏,可一个月两百架战斗机的产量还不到英国同期的一半,何故?
散会之后,罗根当即回到空军后勤部门查阅资料,后世的国际金融专业也涉及了初级的会计、统计和经济学,复杂的成本控制在这里缺乏实际意义,但罗根至少懂得标准生产和流水线的意义。根据技术军官的介绍,罗根得知目前梅赛施密特109系列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梅赛施密特公司和费舍勒公司(许可生产),而这些战斗机的产量多少又依赖于戴姆勒-奔驰提供db601液冷发动机的数量(前期型号也有使用容克斯公司juo210发动机的,性能略差),至于提供无线电的西门子公司和提供螺旋桨等其他零部件的供应商,基本能够做到供大于求。
看起来,战斗机产量上不去的最大原因在于戴姆勒-奔驰公司,但罗根经过了解,发现该公司的所有生产线都已满负荷运转——但他们的产品不仅要供给bf-109和bf-110,也是he-111d型轰炸机的动力来源,同时还在为德国陆军生产车辆和坦克发动机。
翻阅完这些资料,罗根只觉得两个字:“混乱”。看来,德国军工的生产效率远没有被发挥出来,否则以远远超过苏俄的钢铁产量和机器数量,怎么会连飞机产量也比不上呢?
好吧,老乌同学,既然有缘,就让我来帮你一把吧!罗根心里这么想着,殊不知若不是自己的出现,可怜的乌德特竟会在抑郁中选择自杀——历史上的1941年的11月17日。当时德国的战争形势还远没有达到令人绝望的程度,客观地说,其实德军彻底击败苏俄的机会有,而且还不小!
第10章 记住,熟能生巧
原本的原本,罗根很喜欢大海,可自从有了在怀特岛的经历之后,他对大海的感触悄然发生了一些改变:如果海权控制在敌人手中,对于在沿海或是岛屿作战的地面部队而言,那绝对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位于波罗的海东南部的波莫尔湾,一直被看作是德国北方的度假胜地,这里冬暖夏凉,常年风平浪静,附近又有沃尔斯加特和斯德丁两大港口,交通亦十分便捷。在战争时期(不论是一战还是二战),由于英国海军对北海的封锁,德国海军的主力舰艇时常进入波罗的海进行训练演戏,而它们在波莫尔湾出现的频率几乎不亚于另一处重要港湾——但泽湾。
1940年9月2日,星期一。
碧波荡漾的海湾中,缓慢行驶着德国海军现役舰艇中最大的两艘——“俾斯麦”号和“格耐森瑙”号。前者被看作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战舰,也是目前整个欧洲数一数二的重型战列舰,8天之前刚刚服役(8月24日),舰体上下从设备到武器都是崭新的;后者是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第二艘,以航速见长,舰炮口径不大,但火力精准而凶猛,其姊妹舰“沙恩霍斯特”号在挪威战役中受伤,需至10月底方能复出。
在两艘德国战列舰周围,十余艘驱逐舰和大型鱼雷艇(德国的这种舰艇可以看作是小型驱逐舰)布置成警戒队形,舰上的火炮一门门斜斜地指向天空,仿佛已经预知到了“敌人”会从空中来袭一般。
阳光下,一群银灰色的小点很快出现在东南方的天际,空气中也传来了令人躁动的嗡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