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4分钟之内,一百多米德国伞兵气势汹汹地占据了大桥北侧的环形阵地和控制室,作战经验丰富、拥有拆弹特长的空军士官艾尔姆找到并剪断了这一侧的引爆电线,并带着他手下的两名伞兵下到桥面下方试着拆除桥墩上的炸弹,其余伞兵则利用联军留下的阵地布设防御。与此同时,大桥南侧集结起来的50余名德国伞兵果敢地投入进攻,他们以下山猛虎的气势震慑住了联军受桥官兵,短暂的激战过后,37名希腊士兵束手就擒,一同沦为俘虏的还有21个澳大利亚人——考虑到守军拥有铁丝网阵地和机枪堡垒,德国伞兵在这一侧的胜利实在有些悬乎!
大桥的控制权迅速易手,可战斗才算刚刚开始。眼看着德军第二梯次运输机群就要进入空降区域,在战场上空盘旋的德国战斗机和轰炸机迅速让位,趁着这个相当短暂的间隙,大桥北侧联军高射炮阵地上的英国士兵调转炮口,以中小口径的高射炮压制桥头阵地上的德军伞兵,30多名炮手拿起步枪跟随他们的军官发起反击,他们几乎得手,但德军伞兵们用希腊战场上并不多见的白刃战将这些勇敢的对手消灭在了战壕中,而自身也付出了二十多人阵亡的沉重代价!
熟悉的轰鸣声中,白色的伞花(rz40大型伞换了颜色,此前批量列装的快速小伞不会再送回工厂重新染色)在湛蓝的天空中绽放,9架dfs-230型突击滑翔机悄无声息地降落下来。在驾驶员的精确操控下,其中3架竟然稳稳当当地停落在了距离桥头咫尺之遥的空地上,另外6架也选择了远离英军高射炮阵地的安全区域降落。
在这其中一架滑翔机上,坐着以顽强好斗著称的艾里希·瓦尔特中校,这位空军作战部长的旧同僚参加了包括怀特岛之战、加的夫空降和后来在贝尔法斯特进行了著名空降作战,因为功勋卓著而在1940年12月25日这一天获得晋升。身材魁梧的中校双脚一踏上希腊南部的土地,就立即将固守桥头的60名伞兵派去进攻不远处的联军高射炮阵地——那里对于整座大桥的防御而言是个非常不利的钉子。紧接着,他将刚刚集结起来的32名伞兵派去沿途破坏大桥北面的交通设施和部署警戒阵地,等到第一批伞兵攻击联军高射炮阵地不利,他亲自带着20多名伞兵前去增援,以至于有那么一段时间,守卫大桥北侧的德军伞兵只有十几个人!
事实证明,瓦尔特的冒险举动是非常明智的,以不到30人的代价夺取了联军高炮阵地之后,后续的运输梯队将不再受到近距离的杀伤,而且中校和他的伞兵们还缴获了一门尚堪使用的单装20毫米厄利孔机炮和一门40毫米口径的小口径高射炮,并很快将它们隐蔽地部署到了桥头阵地左右两侧!
第16章 恶战科林斯
“没有坦克?嘿,那他们这趟可是送死来了!”
趴在冰冷、坚硬、长着寥寥几棵枯草的山丘上,瓦尔特用自己戴着棕黄色皮手套的双手稳稳地握着望远镜,细致地观察着北面而来的车队。领头的似乎是一辆24型装甲车,这种四个轮子跑得飞快的家伙装备有一挺重机枪和一支反坦克枪,战争爆发之前大量装备英国在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军队。眼前这辆,车顶和炮塔都覆盖着新鲜的树枝条,远远看去就像是移动的灌木,而跟在后面的车辆不论是装甲车还是普通卡车,无不顶着相同的自然伪装。如此一来,天空中飞行的德国战机便不那么容易发现它们!
估摸着这支车队的距离以及战斗力,瓦尔特对自己的副手说:“给我信号枪!去发动汽车!”
在山丘背面英国人看不到的地方,停着一辆迷彩涂装的军用桶车,它前部发动机盖上铺着一米见方的德国战旗,以避免遭到己方空军的误击,后部竖着一根大约四尺高的支架,上面固定着一挺使用圆形弹鼓的g13,能够在低强度的作战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年轻的德国下士从背囊中取出一把外观粗陋的信号枪和几发猎枪子弹大小的信号弹放在地上,然后轻手轻脚地退出观测阵地。几米开外,两名使用一挺g34的德军伞兵也收拾好东西往后挪动。
瓦尔特往信号枪里装了一发红头的子弹,瞟了眼远处盘旋着的德军双机编队,从灵巧的姿态来看,那应该是两架目前依然能够笑傲欧陆的bf-109e型战斗机,性能更加出色的fw-190虽然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但不论是德国空军部还是最高统帅部,都没有让“万能机型”退役的打算——从宣传角度来看,它们已经成为德国空军强大的关键标志!
砰!
在射出一发红色的信号弹之后,瓦尔特一边猫腰往后退,一边重新给信号枪装填,片刻之后又发射了第二颗。尽管信号枪只产生轻微的烟雾,但沿着铁路线行进的英军车队立即做出了反应:维克斯重机枪嘎嘎地吼叫起来,虽然已经超出了有效射程,但还是能够听到成串子弹飞来的咻咻声。
山脚下,伞兵下士已经发动了那辆放大版的vw82,瓦尔特飞奔而去,一骨碌上了车,两名机枪手也带着他们的机枪和弹药箱挤了上来,赶在英国人向这座山头发射炮弹之前,战斗桶车一溜烟跑了,轰鸣声中,两架bf-109e正循着信号弹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