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半个月前才接替冯·法尔肯霍斯特出任c集群总指挥官的曼施坦因非常随和地摘下军帽放到一旁,然后双手很自然地撑着桌面,问:

“战况进展如何?”

“不是很好!”肩章上缀着一颗银星的“红底领章”语气低沉地回答说。

曼施坦因脸色并没有任何变化,他语速适中地说:“没关系,大家不要有过分的心理负担!我们这次进攻并不是以取得多少战果为目标的,即便在场面上输对方一些,只要能让苏军在接下来的作战行动中大意自满,从长远来看也是一件好事!”

这言简意赅的话说出来,刚刚笼罩在人们脸上的阴霾顿时消散了许多。唯独中年人很是忧虑地说:“将军,我必须向您汇报这一情况:在今天的战斗中,有9辆五号坦克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放弃,我们按照上级指令尽可能在撤退前将它们破坏,但我无法保证每一辆的破坏程度都达到了理想的程度!”

“将军不愧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曼施坦因脸上没有笑容,但也看不到哪怕一丝责备之意,他稍稍停顿了一下,说:

“必须承认,我们此次进攻作战在计划阶段准备得不是很周全,而且新式的五号坦克在机械方面也远没有技术专家们预计的那么稳定,这一点我已经向总参谋部作了汇报,古德里安元帅也对我们表示了理解!诸位,过去已经发生的东西我们是不可能改变的,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我们的才智和经验来为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做好铺垫!不瞒各位说,利于大规模进攻的好天气最多再有一个月就会到来,届时我们将与其他集群一道为最终的胜利而奋勇搏杀!胜利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应该为我们长期以来付出的努力而感到骄傲和自信!”

“将军说得很对!我们应该更有信心!”身材微胖的陆军上校毕恭毕敬地回应说。

曼施坦因对于这种看似自然的恭维完全无动于衷,这时候,指挥部里的一名少尉通讯官蹑手蹑脚地走到军部参谋官、戴着单片眼镜的陆军中校身旁,小声向他报告了一些情况。按照权责所属,中校转而向自己的上司小声报告——片刻之后,拥有陆军中将军衔的中年人对曼施坦因说:

“长官,刚刚接到航空军的侦察报告,在赫尔松和斯尼弗瑞夫卡发现了苏军装甲部队的踪迹,根据规模来看,估计至少是一个装甲军,并且有相当数量的战斗机实施掩护!航空军将力争在天黑之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空袭!”

曼施坦因并没有急着说话,而是扫了一眼挂在墙上的大幅作战地图。

无人说话的气氛有些压抑和沉闷,好在这指挥室里并不冷寂,军部的无线电台和野战电话几乎没有一刻是停歇的,参谋军官们也来来往往地各自忙碌着。

“这一次苏军大本营恐怕是想避开防御最为坚固的东普鲁士要塞区和开阔的波兰地区,集中精锐部队进攻罗马尼亚一线,好让我们在南欧的盟友国家陷入惊恐和慌乱之中,同时切断我们目前唯一位于欧洲的主要石油供应,又或者他们是想来一次施里芬转盘式的大战役,也即是放我们的主力部队进入白俄罗斯甚至俄罗斯腹地,然后以乌克兰为支点迂回截断我们的供应线!总之,这些装甲部队出现在乌克兰南部绝非偶然,我们甚至可以大胆揣测,在这些已经被我们侦察机发现的装甲部队后面,还有一支规模更大的作战集群!”

“这其中甚至还可能有大批行动缓慢但战斗力强悍的kv重型坦克!”戴着单片眼镜的中校不失时机地表现出自己的作战分析能力。

“那我们是否迅速收拢部队,并调派部队迅速稳固现有防线?”担任军级指挥官职务的中年人想必是对冯·曼施坦因的智慧与才华十分尊崇,以至于他这时候说话的口吻不像是征询意见而是单纯的求助!

曼施坦因想了想,“既然他们这么推崇施里芬的战术思想,我们干脆也给他们来一次施里芬转盘!戴里克将军,把你的主力集结到位于南布格河西岸的纵深防线,留守前线和第一道防线的部队要组织好就地防御,尤其要在尼古拉耶夫城让苏联人尝到苦头。至于你的直属装甲团……最好不要全部留在前方,但也不必全部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