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种情况,司马懿分析道:“魏延虽然是刘备的上将,但自打到了汉中之后,却是屡屡折却锐气,换成我是魏延,为了今后的名声和刘备的信任程度,也不敢轻易冒进了,特别还是对上主公这样的人物,魏延必然更加不敢轻易出阵,他转守为攻,也在情理之中。”

甘宁在一旁道:“若是如此,他还来在这解什么张飞之围,如此行军却是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司马懿笑着道:“现在咱们两军对垒,比的就是谁先沉不住气,双方都是放下香饵,只等着对方上钩。想必魏延也必定如此,他在十里外下寨,不远不近,正可设下伏兵。”

甘宁闻言惋惜,道:“既然如此,那依照你的意思就是不打了?咱们两方在这干耗着?看谁他娘的拖的过谁?”

袁尚寻思了一下,道:“也不是没有办法,魏延初到广石,对路径不甚熟悉,所以采取了防守布伏的方式,我看可以这样,我们此番去打魏延,分兵两路,一路在敌前正面厮杀,一路择小路绕到敌军背后,如果魏延营寨中真的设下伏兵,前路马上撤退,后路冲杀,这样可以阻止伏兵的追击,如果没有伏兵,那就前后两路强攻,打他个一败涂地!”

司马懿寻思了一下,道:“这个办法倒是可行。进可攻,退可守,兵分两路,呈夹攻之势。”

计划定下来的当夜,袁尚就开始排兵分将,他命令甘宁和马岱为前路进攻军,领兵五千,遇敌速退,不管遇到多少人的埋伏都不可恋战。后路军马由他亲自率领,徐晃为副手。固山的营寨由司马懿总督镇守。

当夜子时,袁军的两路兵马就开始悄悄行动了。由甘宁和马岱率领的五千兵马当先出营,直奔着魏延的营寨抢先而去,一路上众人尽皆无话,但兵马却都是杀气冲天,周围的空气异常凝重,让人望之胆寒。

甘宁和马岱的兵马走的是正路,比袁尚自然要快许多,等快到魏延的营寨时,马岱随即跟甘宁说道:“甘将军,咱们是不是先等一等,末将估计主公要绕路到魏延的后方,估计还得用些时间。”

甘宁摆了摆手,道:“等什么?给魏延时间揣测出我们的用意吗?废话少说,直接上!”

甘宁亲自领兵,直接向着魏延的大寨而走,一声呼喝,便即率领兵马杀入其外营!

果不其然,甘宁的兵马一入魏延营盘,便见四面喊杀声四起,数不清的蜀军从四面八方向着甘宁一众围涌过来。

甘宁等众心中早就知道魏延营盘内十有八九设下埋伏,见状也不惊慌,高举虎头刀,大喝一声:“弟兄们!给我杀!”

说罢,便见甘宁当先纵马而上,奔着迎面一骑就是一劈,这一刀势大力沉,威势极猛,咔嚓一声就把这一骑兵一分为二!

甘宁将刀一挥,把尸体甩开,领人向着魏延的里寨就杀了进去,马岱见状,心中实在无奈,来时候主公千叮咛万嘱咐,如果遇到埋伏的兵马,当速速撤退,可这位爷一动起手来,就两眼通红,把主公的话全都抛到爪洼国去了,无奈之下,只得跟着甘宁,谨防其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