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道刀口由下向上,只有在毫无防备的情形下被人偷袭才会造成这种刀伤。刀口入肉不深,正如你所说是匕首所为!”萧之言拉开裹布遮住尸体的脸,直起腰,说:“所以可能有人假扮成官兵或者逃难的百姓在为清虏探路,他前去盘查不小心被偷袭到了。”他想起了七八天前在山道中看见的那个孤身逃难的中年人。
“汉人为清虏探路?”王胡子紧握刀柄的手青筋迸出。
“那有什么奇怪,没听说这次入侵大明的清虏中有一支汉军吗?”萧之言轻轻摇头,扭头对一直紧随自己的亲兵说:“传我命令,凡巡逻时再碰见逃难的百姓马上包围住通知我,若是孤身一人立刻拿下,抗令者杀!”
“遵命!”传令兵飞驰离去。
“将他安葬了吧!”萧之言心中沉重,他这么做聊胜于无。斥候营监视大同南下朔州的道路是为了探明清虏大军的行踪,若想捕捉一个熟悉地形的奸细完全没有可能。
随后几日阿巴泰的大军一日只行二三十里路,像乌龟般从大同进军朔州,一路等多尔衮的大军到来。萧之言每日探清军情上报,斥候营退向朔州城下。
此时的山西镇充斥了对翟哲的骂声。
不知是何人宣扬传播,几乎所有的逃难百姓都知道此次清虏入关是为大清贝勒岳托报仇,而杀岳托的那个人正是从草原投入大明的大同府参将翟哲。老百姓顾不上朝廷大事,他们最直观的印象是谁给他们带来好处,谁给他们带来灾难,面对离家之苦和对清虏的束手无策,他们只能将足以淹死人的口水吐在翟哲身上。
第260章 南下
“大人军令,绝不容许你在朔州城下与清虏决战!”杨陆凯说话一本正经。
翟哲苦笑摇头,他当然不会这样做。他费劲千辛万苦入塞可不是为了将仅有的人马战死在朔州城下,若只是阿巴泰一万人马来犯,他还敢留在城郊协助防御,当听说多尔衮大军紧随其后时,他失去了一战的勇气。
“杨兄,听见朔州城内骂我的声音了吗?”翟哲神情落寞。
杨陆凯有些不忿,说:“村野愚夫知道些什么,一双双眼睛只盯着自家锅里的稀粥,若都按照他们的想法,这大明朝就不用抵御清虏的寇边了。”
“所以我不能留在朔州城,怕到了紧要关头坏了战场的局势。”翟哲给自己找了个好借口。他现在有些体会当大明武将的难处了,他是遇见卢象升这个懂兵事的总督。若是别人,命他坚守朔州,也只能无可奈何。
四千骑兵按照初始的计划连夜向偏关方向撤退,翟哲这一走留下的骂声更大。这一次连城内的官绅也坐不住了,纷纷上书山西巡抚吴甡痛斥大同边军畏敌如虎,见清虏望风而逃。吴甡是江苏人,出身东林党,与卢象升关系不错,早知道他的计划,默默替翟哲压下这些怨言。
三月下旬,经历了石拂岭一战的波折后。多尔衮率大军进犯山西境内,围困朔州,精锐兵马不做停留,南下百里一日攻下神池县城,受阻宁武关。手握明军各县城边堡虚实,多尔衮如鱼得水,神池县内集聚的近万百姓全部落入清虏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