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页

城头的守军伤亡很严重,朱大典和孟康都不是精细的将军,无法把城防布置的像杭州城那样坚固,两人只凭一股血气坚守。翟哲只是看着,看那些熟悉和不熟悉的义士死在墙头。这些人不属于平虏将军府的正兵,没有军饷,在萧山行营时只能明天三顿饭填饱肚子,但他们的表现让不少拿军饷的士卒汗颜。

看了整整两天,翟哲心中戚戚然。

“这场战役发动的太早了!”他已经坚定心智,但无法完全驱散心头的悔意,“这些人不该这么早就上战场!”

但一切已经发生,只能勇往直前。

炮声在连绵的群山中飘荡,像在寻找归宿的幽灵。

浓密的山林里能藏住很多人,有从小生长在这里的猎户,也有探听消息的斥候。

消息传到昌化,张存仁在城头竖起耳朵也听不见炮声,于潜县城正在进行的战事让他对自己的命运蒙上了一层阴影。眼下还没有人来骚扰他们,昌化像是在一条繁华街道角落的乞丐,左右行人都不屑于触碰。

方国安的明军驻守在昌化县城东面的高地上,每日加固工事。斥候禀告,通往于潜县城的山道中有明军兵马出现,那根本无需猜测。

“我才是目标!”张存仁很有自知之明。

清兵搜遍昌化县城的每一个角落,从新收稻米到晒干的腊肉,全都抢入兵营。刨除城内的汉民,他们共有九天的军粮。这些在明军离开后,恋恋不舍回到县城的百姓和乡绅,现在没人再能救他们。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张存仁下令把城内的老弱妇孺驱赶出去,他不会浪费一粒粮食,明军会不会救这些人与他无关。

“五天!五天后,若救兵无法突破于潜县城,我要率军突围!”他给自己设下期限。

五天太长了。

尤其是对于潜城头的守军。

翟哲在于潜县城北山上掰着指头过日子。

这场战役发动的太急,他犯了很多错误,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比如他应该从杭州城调集部分守城熟练的士卒来于潜,比如他应该调集李志安来担任守城的主将,而不是想借助朱大典的那五千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