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边走边聊,等在厅堂坐定后,闲扯了小半个时辰才进入正题。
马士英为首辅,是名义上的主审,先引出话题,道:“大将军遇刺案事关重大,得圣上和大将军信任,由我三人查访此案,如今期限将至,案情的脉络也差不多都理清楚了,我们三人要共同出一份结果,也给世人一个交代!”
他话中把皇帝与翟哲相提并论。
柳随风皮笑肉不笑,道:“马阁部是主审,该由您出结论!”
陈子龙插话:“此案查访到现在,无疑何腾蛟是主谋,从者为郑森!”
“郑森还有同谋!”柳随风紧跟一句。他说的每句话都代表翟哲的意思。
郑森的同谋指的是秦淮河畔的那些士子和从宫中揪出来的小太监。陈子龙还想给皇帝留一份情面,如果把那些太监都处死了,皇帝的颜面荡然无存。
柳随风一说法,马士英与陈子龙都沉默了,眼睛盯着他,想听翟哲到底要怎么样。
“所有被抓起来的人都有罪!”柳随风说话中气十足,“何腾蛟和那两个刺客当斩首示众,宫中阉人兴风作浪,不杀不足以平军心,侯方域等士子不知为国效力,反而在前方士卒流血流汗时作乱,当革去功名!”
“一百多人全部要革掉功名啊!”陈子龙叹息。他是十年寒窗出来,知道想考中进士有多难。被格去功名后,那些人的身名和财富无疑从天上坠入地狱。文官一向珍视士子功名,这样做也仅此于取他们的性命了。
“当然!”柳随风回答的很干脆,“不但要格去功名,还永远不许在参与科举!”间歇片刻,他又补充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说:“大将军仁慈,不愿意见太多的血!”
厅堂中安静片刻,都在回味柳随风话中的威胁。
不等陈子龙在说话,马士英点头赞许道:“这样处置合情合理!”
其实这些他都不关心,哪怕翟哲把那一百多个士子全斩杀了,与他何关?那些复社士子与他冤仇颇深。他关心的是这件案子结束后朝廷的变动。
“郑森怎么办?”陈子龙提到刚才柳随风漏掉的那个人。
“此乃军中事,大将军自有处置!”
柳随风从衣袖中掏出一份名单出来,道:“近来大明诸事不利,危机四伏,湖广的襄阳一直攻而不克,清虏又隔江陈兵威胁南京。内阁几位大学士观望者多,做事者少。大将军心忧国事,昨夜拟了一份名单,要把朝中格局变一变,引入一些干吏,请两位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