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页

“煮盐法”为“晒盐法”的优劣不值一辩。简而言之,晒盐法利用海风和日照蒸发水分,煮盐法用铁团木柴煮海水得盐。

如今南京朝廷尚未控制大明全境,各地私盐泛滥。盐商拿盐引从两淮盐场领取的“煮盐法”所得的食盐,成本奇高,无法与私盐竞争,宗茂此举策一出,立刻得到盐商们一致拥护。

宗茂再两浙盐场盘桓十几日,回到南京城次日便前往摄政王府觐见翟哲。

辰时,那辆标志性的马车行走到摄政王府门前。

侍从把他引入翟哲的书房时,那里已经有了一个人,正是吏部尚书马士英。没想到有人比他还早。

两人打了个照面,宗茂猜到马士英也是为盐政改制而来。

他跪拜行礼,不管侍立一旁的马士英,道:“王爷,臣此行两浙盐场,要使盐政顺利推行,两淮盐运使都不当其职!”

马士英撇撇嘴,忍住辩驳的想法。这位户部尚书也太霸道了。两淮盐运使并无过错,岂能由你一言而换。

翟哲侧首问:“马阁部怎么看?”

马士英笑笑,道:“内阁已研究过宗尚书的盐政法,“晒盐法”早就有了,但一直没有在两浙和两淮盐场推广开,有诸多原因。‘煮盐法’需灶丁,需薪丁,如改为‘晒盐法’,大批依山灶户将无力交盐。而且用‘晒盐法’时,盐量大增,灶丁手有余盐,私盐更加泛滥。”

他说的全是“晒盐法”的劣势。

简而言之,晒盐后原本提供木柴的依山灶丁失去作用,也就没办法交税,而且会让食盐产量增加太多,私盐更不可控。

翟哲再转首再看宗茂。

宗茂道:“盐税为户部第一收入,臣改盐法,可增加盐税,可降盐价,实在找不到退缩的理由。”

马士英道:“敢问宗尚书,刚才我说的那两条如何处置?”

宗茂语不惊人死不休,道:“臣主张废除“纲法”,朝廷已经废除匠籍,工匠能者可自行谋生,无能者自甘穷困。今私盐泛滥,各地专盐贵且缺,盐商也难逃其咎。户部将设盐课司统管各地盐场,无论何人都可从户部购买盐票到任意盐场领盐,各地盐场将设盐课司,盐丁编订入册,稽查私盐,父子相袭。户部将根据各盐场盐票存根对盐课司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