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哥伦布”号成功下水那天,整个银槌市都为之欢呼雀跃,仿佛是一个受着所有人期待的孩子经历了千难万难,终于成功出生。
闵旻也跟着笑了。
在欣喜万分的人群中,闵旻脱下了自己的外套,大喊着用力挥舞,努力让自己看上去醒目一些。
宁灼冷笑一声。
据5个经历了九死一生、逃回银槌岛来的年轻人说,他们穷尽人力,也无法战胜自然之力。
果然,一年后,“哥伦布”计划启动。
尽管等待着他们的是未知,还有死亡。
在出发前,她知道、所有登船的人也都知道,这是一场取死之旅。
官方说法是,“哥伦布”号是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暴中翻覆的。
她天生就是机械的情人,也是自由的从者。
这是银槌市早就有了的技术,只是严重有悖伦理,几乎等同是变相的永生和克隆,因此只在黑市和高层间流传。
他的困惑远远大于了疼痛,张了张干涸的嘴唇,嘴里的烟顺势掉在了地上,烟丝被一滴滴落下的鲜血打湿。
然而,谁也不知道的是,比幸存者更早回来的,还有闵秋的记忆盒。
在这样一个艳阳天里,闵秋路过甲板,准备日常检修一下舾装设备。
“我好想知道你在想什么。”闵旻用发热的面颊贴住她的后背,“所以你不管走了多远,都要回来哦。我想看看你看到的世界,想看你看到的月亮。”
闵秋难得地抿着嘴笑了。
……
自此后,闵秋就很少再回家了。
而在闵秋传回的她生前的记忆里,那些日子都是风和日丽的。
小小的岛屿,束缚了太多自由而躁动的魂灵。
闵旻并不意外。
本来,大公司以为这是青少年因为荷尔蒙过剩而冒出的奇思妙想,并没放在心上,谁想到,募捐筹得的数字以一个离谱的涨速越来越高,越积越多。
……
这个死气沉沉的都市,为了一艘船鲜活了起来。
前者双手插兜,接受了他的好意,心情放松地站在那里等待。
所谓“哥伦布”计划,是由几名大学生发起的一项远航计划,面向全体银槌市民公开募捐。
她决不会一辈子留在这里。
就连《银槌晚间新闻》的主持人都为此激动落泪,一时间语无伦次。
闵秋不言,反过手来,轻而温存地抚摸了她的头发。
她一边叫喊,一边落泪:“姐姐,要回来啊!一定要回来!!我还没见过整个的月亮!你要回来讲给我听啊!”
闵秋是抱着自己会死的觉悟,踏上这场旅程的。
前者有滋有味地吸完了一根,又叼出了新的一根,在身上上下摸索一番后,应该是不慎遗失了打火机,不由发出了疑惑的声音:“嗯?”
大洋危机四伏,即使不遇上风浪、漩涡、暗礁,他们也极有可能在耗尽所有食物、水源和能源前,仍然找不到有人存在的陆地。
出发那天,闵旻第一次离开了豆腐寨,去给姐姐送行。
“哥伦布”号共有船员35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年轻人,其中就包括了闵秋。
盒子躲过了暴风,躲过了海鸥,躲过了一切厄运,命中注定一样,飞进了豆腐寨的那间狭小的窗户,送到了闵旻手里。
闵旻笑得灿烂又开怀:“看,姐姐,我把月亮摘下来给你了!”
身为机械师,她全程参与了“哥伦布”号的内部建设。
——就这样,一场血腥可怖又毫无预兆的大逃杀,在大洋深处、在这艘孤立无援的远航船上,正式拉开了序幕。
闵秋想得很简单。
她在死前,把自己最后的记忆注入这块硬盘,通过一架自制的、带有太阳能+自动导航功能的无人机带了回来。
在第二天凌晨,闵秋要起身时,她从后面抱住了她,轻声叫她:“……姐姐。”
她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没有劝阻闵秋,只是彻夜未眠。
她看见,一个身强体壮的船员和另外一个身形稍弱的船员并肩站在船舷边,两个人正在一起吸烟,看起来关系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