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很有创意,可是缺乏可执行性。”林有德摇摇头,继续说道,“战争中,最重要的就是可执行性。看起来只能放弃用预警飞艇来引导机群攻击船队的想法了,不过也许能试一试用预警飞艇来引导潜艇集群攻击船队。”

“海军会同意么?”伊瑟拉一副担心的口吻。

林有德不由得叹了口气。

德国海军内部一直有种声音,认为就因为林有德过于重视亲儿子空军,海军的发展才受到冷落。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空军把海军的荣耀给抢走了——原因么自然是空军对英国海军大舰队的攻击了,这部分人顽固的认为使用空军是不名誉的,战舰就应该由战舰堂堂正正的对决,然后用扎实的炮术和操舵技术来干掉对方。

正因为这样,海军和空军不对付好久了,现在突然让空军来指挥刚刚完成重组的海军潜艇部队,海军会有多激烈的反应完全可以想象。

林有德略微感到有些无力。

“不管怎么样都要试一试,广阔的大西洋上,光靠潜艇组成的警戒线显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雷达。”

在另一个时空,狼群战术主要针对的是盟军的北冰洋航线,航线的航行范围比较固定,所以可以用潜艇成排分布戒哨,发现船团之后召集其他潜艇来围攻的方式执行狼群战术。

但换到了广袤的大西洋上,这一套就行不通了,毕竟单艘潜艇能搜索的区域有限,后世随着声纳技术的进步,潜艇的监视距离也大幅度的提升,配合潜射反舰导弹,潜艇真正成为一种能有效威胁海军舰队的力量。但现在林有德掌握的声纳技术根本没到那种程度,潜射导弹什么的根本连门都没摸到呢。

林有德在掌控德国之后就设立了声纳设备实验室,全力以赴研究声纳,但随后他发现,高精度声纳对电子元件的依赖度其实相当高,不管是去除背景噪音还是辅助声纳员辨识声音,都需要相当高级的计算机。

在相关的工艺取得突破之前,声纳的提升无论如何都会有上限。

简而言之,现在的林有德虽然下令德国海军进行无限制潜艇战,但对于能取得多少战果并没有把握。

林有德也想过通过增加潜艇水下活动时间来提高潜艇作战能力。这个年代的潜艇的电池一般也就在水下活动几小时就是极限了,如果一直战斗航速的话,可能一小时电就不太够,需要上浮到水面启动柴油机充电。

如果能在现在实现燃料电池供电和化学空气净化这两项技术的实用化,那么德国潜艇部队的作战能力必将得到质的飞跃。到时候德国潜艇大可以守在英国本岛附近的海里,等待船队自己送上门来。

遗憾的是,林有德建立相关的实验室已经五六年了,到现在还没有半点成果。林有德再次深深的体会到,工艺瓶颈是多么的致命,就算他林有德靠着博闻强识把那些设备的基础原理都告诉了科学家们,让他们向着目标笔直的奔跑,也没有办法让这个年代不应该出现的东西提前变成现实。

如果林有德是个理科生,大概可以试着从头改进工艺,但很遗憾,他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