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资金来源有三个,税收、债券和货币发行,在现在的世界上,发行债券还很不流行,也没有多少人认可,这条路自然是不可行的。生丝的出口停滞造成了汉平国税收的大量减少,为了填补缺口他们只剩下货币发行这一条路了。
对经济学一知半懂的汉平国领导人们只知道大量发行货币可以解决财政问题,对于它的危害却不甚了解。因此这些外行开始了一个危险的行动,让印钞厂全力开工加印钞票。
当年在中华领的支援下,汉平国有了发行货币的能力,现在他们终于要全力开动这些印钞机了。
为此汉平国国王李哲在众文官的要求下,让印钞厂设计新的大面值钞票以降低印钞的成本。很快面值为一百万、十万、一万的三种汉平盾新钞票被印刷出来,为了降低成本,李哲甚至突发奇想的让印钞厂只印刷钞票的正面以节约油墨。
对此早有预料的方啸宇已经和金成勇打过了招呼,他对李哲的手段不闻不问,只是冷眼旁观。
大量新钞票开始兑换以后,虽然解决了政府的财政问题,但是新的问题很快浮出水面了。
899年7月开始,汉平国的平民们突然发现各种日用品的价格开始上涨。以粮食为例,899年6月一公斤粮食在国内的售价是十汉平盾,7月末就涨到了五十汉平盾,到了9月更是到了七百汉平盾的高度。
不仅是粮食,各种物品的价格都开始飞速上涨,半年之内,汉平国内的产品价格翻了上百倍。
人们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变成了到商铺中购买食品和各种物品,因为如果早上没有买到东西,中午的时候再买就可能要多付出数倍的价钱。
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汉平国的百姓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一些头脑清醒的人开始想要将自己手中的汉平盾换成华元了。可是由于没有外汇兑换,人们只能先将汉平盾换成商品再出售换取华元,这样非常不方便,也会遭到更多的盘剥,但毕竟让手中的货币保值了。
见到汉平国境内的动荡,方啸宇很快照会汉平国政府,要求他们立刻制止这种恶性通货膨胀,以免影响邻国经济。虽然汉平国是中华领的附庸,可是他们根本就不懂经济管理,对这种情况也是无能为力,怎么可能改善这种情况。
平民大量抛售汉平盾造成了恶性循环,汉平盾越来越不值钱,而不知道原因所在的汉平国政府却仍然在加印钞票。
汉平国的经济情况越来越恶化,活不下去的人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起来反抗,这一次连遭受重大损失的富户们也加入了进去,各地很快涌现了大规模的起义浪潮。
愤怒的起义军捣毁当地政府,杀害囤积居奇的富商,从他们的家里翻出粮食,除了自己食用还分给附近的贫苦农民。
获得暂时温饱的贫民自然支持这些给他们饭吃的起义军,大量活不下去的贫苦农民开始加入起义军,这些起义军的规模也就变得越来越大,让中央政府有了一种无法控制的感觉。
对于各地起义频发,吓坏了汉平国王李哲,此时他才想起金成勇的重要性来,他立刻要求金成勇派遣军队,镇压各地起义。对于李哲的要求,金成勇冷面以对,他以军费不足为由,要求国王用华元发放军饷,这样部队才可以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