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

现在的中华帝国就是世界兵器发展方向的风向标,既然中华帝国不重视这种武器,自然是他们看不上潜艇了。这也让各国将潜艇视为了穷国的武器,是为海军大国所不屑的武器,各国的潜艇研究速度都放缓了下来,各国军方也大多不在重视潜艇的建造和发展了。

潜艇如何发展那是战后的问题,现在最为让人关注的是协约国的垂死挣扎,为了打垮同盟国集团,协约国的进攻主要目标,自然放在了还占据着南特帝国部分领土的雅曼帝国身上。

除了雅曼帝国,哈布夫斯堡王国和萨丁大公国只是二流列强部队,一旦失去了雅曼陆军的支持,协约国集团相信打败他们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为了达到这个作战目的,协约国出动了全部能够出动的作战力量,从凡尔登和亚眠两个方向一同展开了进攻。面对协约国联军的攻势,雅曼军的兵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大战已经进行了数年,雅曼帝国在接连不断的残酷陆战中已经损失了超过三百万名战士,这对于总人口只有四千多万的雅曼帝国来说已经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

第四百三十五章 疯狂的协约国

尽管作为敌对方的协约国损失了更多的兵力,但是协约国数国的人口基数要比雅曼帝国大上数倍,这样的损失他们是承受得起的。

为了增加兵员数量,雅曼帝国政府已经咬紧牙根发布了三次总动员令,历年因为体检不合格或者有轻微伤残的青年统统被征召入伍,现在的雅曼帝国已经是在消耗国家最后的元气了,如果大战再不结束,雅曼帝国肯能会出现人口断档的可怕现象。

由于兵员素质的下降,雅曼陆军的战斗力也在下滑,面对多于己方数倍的协约国部队,雅曼军节节败退。

协约国的大军从两条战线同时发起了猛攻,冲在最前面的是塞罗王国和里斯大公国的军队。虽然协约国的攻势如潮,但实际上他们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数年的战争同样让撒尔帝国和南特帝国的兵力损耗严重,国内男丁奇缺,他们同样无力再次征兵,因此他们将本来并不信任的塞罗王国和里斯大公国军队派上了战场。

里斯大公国和塞罗王国是西大陆的老牌强国,但是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已经日趋衰落,随着训练松懈和武器更新不及时,他们的军队也变成了战斗力不强的鱼腩之师。当初拉他们加入协约国,只不过是来打酱油,壮大声势的,他们的军队也一直担任着后勤和补给线保卫工作,基本不参加正面战争。

大战的损耗,让撒尔帝国和南特帝国不得不将目光投向这两支出名的弱旅,作为炮灰使用,他们的军队还是勉强合格的,因此他们才被调上了战场。

为了达到最大的攻击效果,撒尔帝国和南特帝国将自行研制的马克系列和雷诺系列战车全数开上了战场。尽管由于发动机的功率限制,协约国的战车比之中华帝国的灰熊1型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其数量更多,让雅曼军无法应付。

中华帝国提供骑士型和爵士型战车,以及雅曼帝国自行研制的a7v战车都不是协约国战车的对手,在数量更多的协约国战车面前他们只能节节后退。即使用上了中华帝国提供的三十七毫米反战车炮,也因为数量不足,在取得了一定战果后被全部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