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为了减小后坐力对射击手的伤害,这支枪不但配备了一个厚重的两脚架,还在枪托中安装了一系列复杂的缓冲簧,这些设置让步枪的后坐力减到了最小。尽管波士顿人认为他们的战防枪已经做到了极致,但这毕竟是上次大战的产物,或者说是中华帝国拿出来糊弄人的东西。

由于战防枪的先天不足,造成它既是被研制到如此威力,也只能在三百米的距离击穿三十五毫米装甲,这样的穿透力对于现在普遍厚实的战车正面装甲,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它只能瞄准侧甲、油箱、履带等薄弱环节,暂时瘫痪其作战能力,实用性非常有限,但就是这样的武器,在cv-33战车面前居然展现出了绝大的威力。

当一名叛军战防枪手几乎是眼带绝望的将子弹射向一辆cv-33战车的正面装甲,奇迹居然发生了,那枚使用了硬钢芯的穿甲弹居然轻松穿透了这辆战车的前装甲,打入了驾驶室。

穿透装甲板之后的子弹由于应力的变化,在驾驶室中断成了几节,分射向四周。处于驾驶室中的两名乘员来不及反应,其中一人当即被破片打死,然而另外一个人也不过多活了几秒钟而已。带着巨大的动能,碎片在击中战车内壁之后发生了反弹,四处乱飞的跳弹还是最终打碎了另一名战车乘员的头颅,结束了他惊恐万状的表情。

一辆cv-33战车在几乎看不出伤害的情况下,就那么戛然而止,突然停在了战场上,就连其炮塔上的两挺八毫米机枪也停止了怒吼,显然它已经被摧毁了。

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国博弈(五)

这一事件大大激励了枪手的士气,他立刻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了战友们。听说战防枪居然可以发挥效力,这些操作着战防枪的士兵们来了劲头,他们开始专门寻找战场上的那些小个子战车下手。

被战防枪集体盯上,cv-33战车算是倒了大霉,为数不少的这种薄皮战车被陆续击毁,见到同伴大量损失,那些幸存的战车很快停止了前进。萨丁军的怯懦,让冲锋中的队伍出现了不应该有的空挡,被暴露出来的萨丁士兵遭到了叛军机枪火力的无情屠杀,毫无遮拦的他们顿时死伤惨重,最后萨丁军不得不再次选择了后撤。

cv-33战车之所以如此轻松的被战防枪击穿,是因为这种战车错误的设计思想。在萨丁军方的想象中,战车应该是代替骑兵的存在,它在使用效果上应该有骑兵的影子。因此这种战车在设计之初,军方的要求就是尽量增加速度和灵活性,将其作为战场的机动力量,担任类似轻骑兵的任务。

为了提高速度,cv-33型战车最厚的前装甲也只有十五毫米厚,在三百米以内挡住重机枪子弹还可以勉强胜任,但是面对专门使用硬钢被甲钨合金弹芯,加大了药筒装量和枪管长度的战防枪,即使是五百米以上的距离,它们也很难幸免。

看着败退下来的士兵,萨丁军指挥官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他真想大骂国内设计师们的无能,居然造出如此轻易就被摧毁的战车,如果像人家中华帝国一样,每出一款武器都是精品,萨丁军又何至于落得个面条军的称号。不过这位指挥官显然忘记了一个事实,那些设计师也是根据军方要求设计的战车,所以归根结底的毛病,还是军方僵化的军事思想早已跟不上现代战争需求的原因。

可是不管责任在谁,现在后悔也已经晚了,大量装备的cv-33战车根本无法担负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而装甲比较厚重的帕萨特战车数量又严重不足,因此他不得不一面要求国内尽快支援更多数量的帕萨特战车,一面要求士兵们直接进行步兵集群冲锋了。

对于步兵冲锋,叛军应付的就比较轻松了,毕竟在上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纯步兵冲锋就已经显出了颓势,何况有这二十年的发展,各国的单兵武器火力密度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步兵的冲锋对于现在的战场环境根本就是死路,而那些少量帕萨特战车也根本起不到太大作用,它们充其量只能进行一些点的突破罢了,而这些突破的战车也很快会被不怕死的叛军士兵炸毁,最后萨丁雇佣军只好停止了进攻。

对于萨丁军以十五万大军,被叛军一个满是新兵,缺少重武器的纯步兵军阻挡,威廉二世大骂其不愧是面条军,居然如此废材。对于萨丁大公国上报的缺少战车的问题,雅曼大公国最后决定从国内为其调拨一批雅曼帝国制造的战车,它们将通过哈布夫斯堡王国的铁路线直接运到萨丁大公国,在这里装船后运往赛罗王国前线去。

等待战车的这段时间,萨丁雇佣军不敢再发起进攻,他们只是利用重炮对叛军阵地进行炮击,同时派出小部队向对方阵地两翼渗透,企图从后方包抄新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