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三更合一

李德全心想让张应如今还能高兴一会,倒也无妨。

张应自然不知道这些,还对高昌十分殷勤,恨不能一股脑把知道的都说了。

殊不知他交代得越清楚越快,自己被撤职就越早。万琉哈氏自是不清楚张应已经被康熙安排得明明白白了,这会儿张应带着人送来各种青花料。

不清楚她是要什么样的,所以送来的有青花料的原石,也有工匠已经事先加工过一半,另外有已经彻底加工好的。

万琉哈氏还是第一次看见青花料的原石,毕竟以前在实验室里看到的只会是已经提纯后的钴矿,甚至是钴离子。

原石是白色的,带着一点些许的青色,没有想象中那么青中带蓝,不仔细看就跟普通石头没什么两样,也就只是稍微好看一点。

张应还想着万琉哈氏一副看着好奇的模样,该是没见过青花料的原石,就想上前解释一下是如何提炼的。

他刚起了个头,就被万琉哈氏打断了。

虽然万琉哈氏没有亲自提炼过,但是提炼的过程她还是知道一点的,不外乎是烧青花料的原石。她对康熙说道:“皇上,我记得看过提炼青花料的书,原石装在匣子里放进炉子,上下火煨上一天一夜。还可以直接埋在火坑里头,不过可能会烧过头。”

这炉子的温度大概在七八百度,在炉子里能随时打开看看青花发得如何,不行就再烧一会。

如果埋在火坑里面,不能随时看,烧的时间不够,或者烧过头,那就毁了,得重新来才是。

张应是没有亲自烧过,却是亲眼看过很多回了,他没想到万琉哈氏竟然对提炼青花料也如此熟悉。

该说这位定嫔娘娘究竟看了多少书,有什么是不知道的?

对万琉哈氏的渊博,康熙从惊讶到如今已经适应了,笑着点头道:“不错,这青花料烧得好不好,很讲究火候和技巧,得老工匠才烧出最漂亮的青花来。”

康熙之前对此很好奇,不但亲自去瓷窑那边看过,也上手烧过一次,自然对这些也是很清楚。

他一直讲究实践,每年春耕的时候都不是意思意思一下,去田里摆个姿势就结束了,而是真的卷起裤子亲自去插秧。

康熙更是把周边田地都看一遍,亲自问老农关于这几年的收成,田里如何防虫施肥等等。

每次提起耕种,他更是头头是道,底下的大臣想糊弄是不可能糊弄得了的。

康熙对宫中瓷窑也是如此态度,内务府烧的瓷器不够好,想找借口搪塞过去是不可能的。

内务府乖觉,把其他几种青花料也送来了。

他看着分门别类摆在桌上的青花料,认出有石子青和浙青。

跟珠明料的配比如何,就需要每种比例试一试才知道了。

万琉哈氏知道康熙喜欢鲜艳明亮的颜色,先用的是浙青和珠明料配比,麻烦的是需要一点点配搭,才知道最佳的比例是什么。

从一九开始,再到一八,之后是三七和四六,最后是五五,再然后是把青花料的种类反过来再配比一次。

配完之后再去烧,为了方便,只需要用最小的器皿,却也得用上景德镇最好的白瓷胚。

按照康熙的话来说,如果不是用最好的白瓷做背景,就很难看出配比后的青花料颜色。

确实差别都不大,如果底色不够好,遮掩住一部分颜色,那就更不明显了。

万琉哈氏感觉这是她做过最轻松的实验了,都不需要自己做什么,只要坐着喝茶吃点心,动动嘴皮子让人把配比好的青花料送去外边的瓷窑烧起来就行。

这一烧就要大半天,他们也不可能干等着。

好在宫外搜罗来的西洋书籍一部分被送进宫来,李德全支使着太监把书都小心翼翼摆上书架。

万琉哈氏随意拿起一本,发现这些都不是译本,而是外文本。

不过也是,宫外搜罗来的,不是从西洋海商手中,就是从传教士手里弄到的,自然还不曾找人翻译,直接就送进宫来了。

她手里头这本是英文的,再拿了一本却是法文。

对英语的话,万琉哈氏还是很熟悉的,毕竟文献和写论文的时候都会用上,看读写都没有问题。

当然如今的英语跟后世还是有点区别,不过大差不差,上下文看着也能猜出大概的意思来。万琉哈氏对法语就有点棘手了,她最多用法语说几句打招呼的话,再多就没了,更别提是读写了。

她皱眉看了一会手里的法文书,正要放下,康熙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自己身后,接过这本法文看了看道:“能看懂吗?”

万琉哈氏诚实地摇头,康熙就笑笑道:“正好,朕来教你。”

她有点惊讶道:“皇上都能看懂这些吗?”

万琉哈氏能认出英语和法语,另外还有别的外文在,比如俄语和拉丁语。

康熙笑着摇头道:“朕只会一点皮毛,之前不少各国的传教士进宫来,就会说他们的母语,勉强会几句口音奇怪的汉语。”

可以说两边沟通是连蒙带猜,如今的翻译也大多不够正宗,说的还是算数这样深奥的东西,翻译自己不擅长,更不知道该怎么翻译这种专业的词汇。

康熙索性跟着翻译学了一段时间,算是勉强会说会听,起码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了。

读写费的时间要久一点才能看懂大部分,不过他感觉只要抓住一种语言的规律,很快就能融会贯通了。

万琉哈氏对康熙佩服不已,为了能听懂传教士说的算数,他都开始自学外语,看着还学得挺好的?

外语这个,口语是相对容易一点,读写才是最难的。

显然康熙已经从口语学到了读写这里,才能看懂这些外语书籍。

万琉哈氏以为教学该是两人坐在书桌前,一左一右来教导,跟一对一家教辅导没两样。

唯一不同的是,她这家教是千古一帝的康熙,估计除了那位太子之外就没谁有这个殊荣了。

然而跟万琉哈氏想的不一样,康熙带着她没有往书桌那边走,而是直接上炕了。

上炕就上炕,康熙怎么把她抱在怀里了?

万琉哈氏有点懵圈,他们这是在学外语的吧?

除了姿势有点不对之外,康熙确实是手把手教她外语,先学的是法语。

法语的语法比较复杂,康熙自己总结了几条,既简洁又实用。

反正语法就是为了学习语言服务的,怎么方便就怎么来,没必要循规蹈矩,只能按照法国人的规矩来。

万琉哈氏低头认真看着桌上的这本法语书,康熙解释得很详细,会把句子拆开来解释,然后再融汇在一起。

不只是单单教导每个词汇的意思,而是整个句子联系起来,就容易记得多了。

康熙学语言的时间不短,早就总结了自己的办法,笑着跟万琉哈氏说道:“朕刚开始就是死记硬背,把整篇文背下来,也弄懂了意思,再慢慢一句句拆开。知道整篇文大概的意思,就能猜出每句话的意思,里头的词也能大概猜得出来。”

这样背下来,哪怕有时候想不起这个词的意思,但是整篇文背过,就能立刻想起那个句子,接而想起这个词的意思来。

万琉哈氏以前学英语的时候也是用这个办法,确实是个好法子。

她还不止背一篇文,而是整本书背下来,这样词汇量就变得很大了,之后没什么英语文献能难得到自己。

万琉哈氏分享了自己学英语的方法跟康熙差不多,身后的人笑了笑,后背贴着康熙的胸膛,她也感觉到了微微的震动。说真的,这个姿势虽然有点太黏糊了一点,不过她感觉是真的暖和。

英华殿自然也是开了地龙的,不过比起重华宫要空旷一些,室内就不如重华宫暖和。

如今万琉哈氏被康熙圈在怀里,后背就像是贴着一个巨大的暖炉,还源源不断发热,让她手脚都暖和了起来。

两人一个教一个听,不知不觉学了好一会儿。

等李德全提醒的时候,窗外已经擦黑了,瓷窑那边的第一炉还没烧出来,万琉哈氏还有点遗憾。

她还真舍不得康熙这个大暖炉,窝在他怀里磨磨蹭蹭起来。

康熙低头只以为万琉哈氏舍不得自己,也就伸手把人搂回来道:“朕晚上没什么事,那就再呆一会儿。”

外语学习也不能一次性学太多,不然之前学的还没消化,后边的也就学不进去。

康熙没继续教法语,而是拿出另外一本册子,上面写了一部分。

万琉哈氏低头一看,发现是关于几何的,字迹一瞧就知道是康熙亲笔写的。

他这是想把学习几何的心得都写上了?

这册子只写了个开头,万琉哈氏粗略看完,发现是关于三角形推论的。

康熙见她看得认真,就解释道:“之前朕让传教士进宫来说了点西方的算数,说完后朕再记录一遍,就能记得更牢,另外也能把心得写上,回头让翻译给传教士们看看,中间有没什么差错的地方。”

他不觉得自己是万能的,吸纳新知识后也不会十分狂妄认为就必然是对的,反而会让人反复查验过。

算数是十分严谨的,容不得有半点差错。

万琉哈氏深以为然,她看完后就知道康熙的理解丝毫不差,只听过一次就就有这样的领悟力实在太惊人了。

康熙趁着这会儿就继续写这个心得,万琉哈氏就在旁边一边帮着磨墨一边看他写。

两人安安静静坐在一起,不说话也不觉得无聊。

康熙写一会,偶尔会跟万琉哈氏探讨两句,每次她都能跟上,让他的心情颇为不错。

以前他想找人探讨,就只能白天就挤出一两个时辰,传召几个传教士进宫来。

康熙跟传教士探讨,有时候会因为语言不通,彼此沟通起来有些麻烦,哪里有跟万琉哈氏探讨起来轻松舒服呢?

再就是传召这些传教士,他们进宫来,也会把康熙的一言一行以及在宫里的事一五一十写下来传信回去给他们的国王。

这就让康熙有些不喜了,只会偶尔传召他们几个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