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三更合一

康熙看了一会就觉得不能这样继续下去,才会回去琢磨出这么个机器来。

因为之前有挖盐机器,他改良一番就做了这个,让人在火器营搭了好几个,就能同时做枪管。

工匠起初觉得这个机器太大,看着十分唬人,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

毕竟隔行如隔山,哪怕皇上再厉害,也未必能琢磨出工匠的活计来。

哪里知道皇上如此厉害,只看了半天功夫,他就琢磨出这么个大家伙来。

工匠目瞪口呆看着机器不断敲打,完全不停歇,底下的枪管一点点就出现出轮廓来。

康熙看过后,发现如果用锻造,直接以模具来烧制枪管,韧性会差一些。

材料也换成了青铜,更耐用一点。

几番尝试后,新式火木仓终于做好,就得试用一番。

工匠先在棚内试了几次,没问题后才交给火器营的士兵来试。

火器营的士兵非常少,大多是当年明代工匠和会用火器的士兵一块投诚过来的后代。

强壮一点的青壮年会被挑去其他兵营,剩下的都是没人要的。

要么长得过分矮小瘦弱,要么就是年纪大了被其他兵营退回来。

因为这些年四处征战,火器营却没有用武之地,是一直被遗忘的地方。

如今康熙忽然要启用火器营,里面的士兵别提多激动了。

因为被重用,他们的粮饷才能多一些。

可以说这些年,到处的银钱都不够用,火器营这个没用处的地方,粮饷压到最低,过得就更艰难了。

工匠们因为会火器手艺的缘故,还不能离开火器营出去接点私活弄点银钱。

也就士兵还好,偶尔能出去做点活计,弄点钱回来买吃的,互相分一分,勉强能活下来。

但是他们身体底子不好,不够强壮,搬搬抬抬这种事根本做不了。

他们又不识字,只能帮忙跑跑腿,一天下来也没得多少银钱,却也比没有的好。

想到以后粮饷要多一点,能吃饱饭了,士兵拿着新式火木仓的手臂越发稳了,调整了一下角度,很快就开启了第一枪。

对面的靶子正中红心,这倒是出乎康熙的意料之外。

毕竟火器营的士兵真的太弱了,一个个还长得矮小,仿佛很久没吃饱饭了,一阵风就能吹倒。

没想到拿起火木仓的架势很是那么一回事,准头也极好,显然是他小瞧了这些人。

这些士兵也很清楚自己的优势,身体不够高大强壮,用冷兵器绝对比不上其他士兵,就只能扬长避短。

他们的眼力很好,手臂每天都会举枪来练习,务求任何时候胳膊都不会有丝毫颤抖。

看这些士兵见到康熙如此激动,拿着火木仓的手都没有丝毫晃动,就知道他们平日练习有多刻苦,身体早就记住了这个举枪的动作。

康熙心里满意地点头,这些士兵因为父母都不高大的缘故,日子过得又一般,饥一顿饱一顿,一个比一个瘦弱。

这是天生的劣势,他们却努力把自己的优势锻炼起来,尤其在火器营一直被忽略的时候依旧没放弃过。

机会果真都是给那些一直有准备的人,康熙见了心情相当不错:“好,这准头可以。”

士兵听后激动得满脸潮红,赶紧来谢恩。

康熙也接过一柄新式火木仓,对着没换过的靶子瞄准,一枪过后,靶子上并没有多一个窟窿。

士兵拉着靶子回来,才发现康熙这一枪打在之前那个士兵的枪眼上,重叠了,才没有第二个洞,顿时满心佩服。

士兵们觉得他们反复练习,怎么都要占优势,如今见康熙举起枪就轻轻松松打在红心上,这才压下了那点小激动来。

康熙感觉这新式火木仓相当就手,尤其能够重复发射,不需要打一枪就停很久。

他试着连续打了好几枪,后挫力大,开枪后火烟腾起,稍微会遮挡一下视线。

看来枪管的密封问题还需要再改善,暂时只能如此。

康熙放下新式火木仓,只让火器营继续做新枪,心里又有打算道:“从火器营出去的士兵有多少,都去了哪里?”

得知这些士兵分散在各个营里,足足有小几百人,他就点头道:“把这些人召回来,继续练习火木仓。”

比起其他营的士兵,这些人从火器营出去,多多少少对火木仓都要更熟悉一些。

康熙有打算重建火器营的意思,那就先从人数开始。

这些士兵还能帮着打下手做火木仓,比起对此不熟悉的工匠,自然这些火木仓兵的后代还要擅长一些。

听见前面一句,火器营的人还以为他们把事情办砸了,把已经出去的,日子好过一些的兄弟给连累了。

听到后面,他们才松口气,脸上也有了笑容。

士兵自然听得出皇上要重建火器营的意思,他们出头的机会终于来了!

除了那些已经出去的火器营士兵召回来之外,康熙也打算从其他营里挑选适合的士兵加入进来。

不然人数还是太少了,火木仓如今不多,组不成太庞大的火木仓手,但火木仓的数目增加只是时间的问题。

总不能火木仓等人,总要人来等火木仓。

再说人都进来了,还得选拔一番,谁更优秀才可能得到火木仓,不然就只能等了。

康熙可不会纵着他们,让士兵们进火器营一个个就得到火木仓,然后就不会跟之前这些士兵一样刻苦练习了。

再就是火器营需要人手来做火木仓,要是成为火器营的士兵,自然心向着这里,就能更踏实留下。

而且他们在做新式火木仓的同时,也能更了解火木仓的结构,用起来就更得心应手。

哪怕火木仓有时候坏了,一点小问题,他们也知道怎么解决。

顾凝宸知道康熙从来想事情都极为周到,没想到会如此全面,这连维修兵都考虑上了。

不过也是,如今的火木仓不算特别稳定,要是一点小问题就找工匠来返工,在战场上哪怕能带工匠,数目也不会太多。

这些工匠还没有自保能力,要一个不好挂了,对康熙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再就是战场上转瞬即变,拿着火木仓跑回来找工匠修,浪费时间不说,也可能还没跑回来,路上就已经被敌军干掉了。

对火木仓熟悉,这些火木仓手就能自行解决一点小问题。

另外后备人员都准备上了,一个火木仓手牺牲了,立刻就有人能够补上,都不需要再急匆匆训练一个人来做替补。

火木仓这个如果训练不够,很难有准头,急急忙忙训练,很难立刻就出师。

如果一直都让不少后备之人练习着,回头就能随时能补上。

尤其在训练途中,康熙发现挑选出来的各营新兵远远落后原本火器营的士兵。

哪怕这些火器营的士兵也不藏私,领着其他人手把手教导,依旧没能让对方的枪技立刻提升起来。

这就是个人的短板了,没有天赋,训练浪费更多弹药不说,还进步不明显。

康熙到英华殿来,开始在图纸上写写画画,铅笔时不时停下来思考。

他对顾凝宸说道:“要是有个东西,能让这些新兵在最短的时间内能立刻瞄准,就能让准头更精确一些。”

如今新兵的问题就是准头太差,如果上战场,对方人数多还能乱扫,怎么都能打中,但是就太浪费弹药。

让他们先射箭来练习,大多学得不错,但是换了火木仓就不行,让康熙大为头疼。

顾凝宸一听就明白康熙想要的,不就是瞄准器吗?

她接过铅笔,在枪身上画了一个小圈,中间是上下左右一条线,中间就是能瞄准的正确位置。

顾凝宸这一画,哪怕只是个简陋的轮廓,康熙瞬间就领悟了这个东西的用处和优势:“不错,有这个在,瞄准起来就更容易一些,就连新兵都能立刻掌握住。”

但瞄准器用的是玻璃,这造价就太高了,根本无法普及。

康熙琢磨了一下,让人打造了一个铜线的瞄准器。

一个铜线圈里面,有上下分开的十字,比起原本的瞄准镜,这个也能瞄准,就是要简陋一些。

一个不够,就在枪头再加一个,两个一重叠,就更准确了。

顾凝宸对枪支自然不够熟悉,毕竟她就是普通研究员,又不是专门打造武器的部门。

只能说她对此有概念,能打造出大概的东西,没想到康熙如此敏锐,很快就改造成适合现在用的瞄准器。

康熙让人把铜线瞄准器加在新式火木仓上,果然新兵能够对上瞄准,准头就要好多了。

只要稍加练习,熟悉一番,他们就能在很短的时间瞄准目标,正中红心。

铜线做起来还快,造价也不高,工匠一晚上就能做很多个,加在枪身上就行。

唯一的缺点,就是铜线被撞击之后很容易变形或者歪掉,需要小心点。

不过工匠也带着用火木仓的士兵学习怎么做这个瞄准器,要是半路上这东西歪了,他们就能自个捏回去正确的位置,还更方便了。

如果是镜片的话,碎了就无法再复原,不像这个铜线做的,用力捏一捏就能恢复回去。

哪怕不能百分百恢复,总比彻底没了得好。

当然康熙也不能让新兵对这个瞄准器过于依赖,只能说是辅助他们尽快熟悉火木仓,不至于磨磨蹭蹭浪费弹药了。

只是火器营这边抓紧练习,户部尚书那边就苦着脸,毕竟弹药看着小,用起来却多。

更别提火器营增加了很多新兵,每个人的粮饷加起来就是个极大的数目了。

隔一阵子就会有拍卖会的金子一车车送来,另外还有其他进项,但是却架不住火器营这些士兵烧钱更快,他们还是每天都烧!

户部尚书看着左手进钱,右手哗啦啦出去,心疼得都要受不住了!

他忍不住委婉提醒皇上,悠着点烧钱,烧太快的话,再多的进项都要跟不上这消耗的进度了!

户部尚书心疼钱的样子实在太有意思了,康熙都忍不住回头跟顾凝宸提起:“户部尚书年纪大了,朕真担心他要受不住。”

不过户部尚书这一毛不拔的样子,真是几十年不变。

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库才能这么多年勉强撑下来,都是户部尚书一文钱恨不得掰开两半花换回来的。

康熙自然不会觉得户部尚书吝啬,反倒是忠心耿耿,心疼国库花费太大了。

哪怕拍卖会的拍卖品在增加,来往的西洋贵族和商人更多,送来的钱也是源源不绝。

但是战备烧钱真的太快了,顾凝宸无意中看到康熙的图纸上还有大炮。

因为改进火木仓太给力,让他都有点热血上头,这是打算继续改动大炮了吗?

顾凝宸都能想象得到,如果户部尚书知道康熙有意改进大炮,估计又要去御书房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