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有了个性,家长可能就受不了,尤其是极为严格,对孩子的期望又特别高的,比如康熙这样。
小太子只有严父没有慈母,连个撒娇的人都没有,还要从小学很多东西,又因为是太子的关系必须学得好。
他学得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如果学得不好,那肯定是小太子不够努力或者懈怠了。
看小太子之前心情不好,上课走神了一点,徐太傅就急匆匆来禀报康熙。
也不是徐太傅想跟康熙打小报告,状告自己的学生,而是小太子出了一点什么问题,他要不及时禀报,以后就真是吃不了兜着走,必然要被康熙重罚。
虽说是太傅,地位远不能跟小太子比较,徐太傅作为打工人,必然要跟大老板尽快报告,免得以后出什么事,罪过就更大了。
然后小太子身边的人,都会反复说他的身份跟其他小阿哥不一样。
哪怕大阿哥是大哥,是长子,在小太子面前都需要先行礼。
这样的地位差距,孩子的年纪不大的时候就已经拉开了彼此的距离。
小太子跟其他小阿哥不一样,不能随意一起玩耍,毕竟地位有别。
他又不能跟兄弟们诉苦,不然估计这话刚出口,转头康熙或者其他人就知道了。
那么小的孩子,什么事都只能憋在心里靠自己来想,小太子如今能不心里扭曲,对两个弟弟还是颇为照顾,在顾凝宸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在虎爸的康熙眼里,小太子的表现就让他越发不满意。
毕竟康熙是按照储君的标准来培养小太子,这个儿子不够优秀,以后还怎么继承他的衣钵?
小太子表现得不够好,康熙只会更加严格,这就让他心里憋得更难受,然后越发表现得不好,接着康熙又更严厉,简直跟恶性循环一样。
但是顾凝宸也不好对康熙教导小太子的事指手画脚,只能说道:“皇上八岁登基,身上气势逼人。太子殿下如今年纪还小,只怕有些受不住,皇上稍微收一收如何?”
康熙听了就挑眉道:“朕这气势逼人,怎么觉得爱妃一点都不害怕?”
顾凝宸就笑道:“皇上待我就要温和得多了,对上太子殿下的时候就忍不住板着脸。”
她伸手摸了摸康熙的脸颊,又故意模仿了一番,板着一张脸不拘言笑的样子,让康熙笑了起来:“好吧,原来朕在保成面前的表情是这样的。”
他也忍不住伸手摸了下自己的脸,对着小太子的时候,自己的面色那么吓人吗?
康熙打算去东宫跟小太子好好聊一下,顾凝宸也是赞成的。
两父子也没什么隔夜仇,好好谈一下,彼此打开心扉就能恢复以前那样的相处了。
哪知道康熙过去没一会儿就回来了,脸色却很难看,顾凝宸顿时满脸诧异。
这才多久的功夫,两父子就谈崩了?
康熙不悦地坐下,皱眉道:“朕过去的时候,保成正发脾气把桌上的茶具砸在地上,碎了一地。如此浪费东西,还胡乱发脾气,他怎么连小四都不如?”
四阿哥足足一年都生活在重华宫,就住在隔壁,康熙时常过来,时不时就会见到这个四儿子,也会跟高嬷嬷问上两句。
不得不说,四阿哥的脾气很好,跟三阿哥在一起的时候也没有发过脾气,更别说是摔东西了。
偏偏康熙亲眼看到小太子发脾气的样子,狠狠把桌上的茶具一扫而下,那熟练的姿势就知道不是第一回了。
周围的人都不敢吭声,包括章嬷嬷也是。
章嬷嬷最多是关心一下小太子有没被飞溅的碎片割伤,压根不在乎他砸了多少东西。
康熙一气之下就让人把章嬷嬷带走了,其他伺候的宫女和太监都通通打回内务府,重新换一批去东宫。
主子这样胡乱发脾气,其他人居然不敢规劝一句,留下他们做什么?
顾凝宸却觉得其他人劝都未必能劝得住,再说谁敢随口去劝小太子,不想在东宫继续混下去了吗?
不过这话她是不敢当着康熙的面上说,只安抚他道:“皇上可别气着自己了,太子殿下还小,不高兴的时候也不知道该跟谁说说话,就只能砸东西发发脾气了。”
康熙不高兴道:“哪怕生气也不该如此外露才是,还砸东西,朕也没砸过!”
他越发觉得小太子跟自己一点都不像,喜怒太外显了,一点都不知道收敛。
顾凝宸试探着问道:“皇上见了太子殿下,把人都撤走了,然后就回来了吗?”
那岂不是小太子那边,伺候的人都撤了,内务府还没把新的送过去,整个东宫就他一个人了?
康熙才想到这一点,又起身道:“朕这就回去看看。”
哪怕他再生气,到底是几岁的孩子,又是自己最喜欢的太子,到底还是大步回去东宫了。
小太子正呆呆站在原地,看着一地的碎片没人收拾,康熙又生气得转身就离开,他茫然站在空荡的东宫里面,不知道如何是好。
康熙回来看见后不免心疼,越过那些碎片把小太子抱了起来,生怕他不小心踩着碎片扎到自己:“保成知道错了吗?以后还会不会胡乱发脾气砸东西了?”
小太子忽然被抱起来,吓了一跳,伸手牢牢抱着康熙的脖子,轻轻点头道:“儿臣不敢了,儿臣知错了,皇阿玛别丢下儿臣一个人。”
康熙轻轻拍了下他的后背,抱着人往后走。
身后的李德全指挥着跟来的两个太监,赶紧把地上的碎片打扫干净了。
内务府很快送了新的一批宫人过来,康熙亲自看过后,选的都是看着老实巴交,话也不多的。
把人选好了,康熙还让李德全重新查一遍,没问题才行。
小太子就在康熙身边一声不吭,压根不在乎留下的是什么人。
只是刚才康熙毫不犹豫抱起自己,害怕他被碎片伤着,让小太子的脸颊红扑扑的,眼里也有了光芒。
康熙被小太子这么看着,也再也板不起脸来,叹了一口气,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道:“保成,不要让朕失望。”
小太子摇头道:“儿臣不会让皇阿玛失望的。”
两父子冰释前嫌,关系终于缓和了下来。
小太子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点笑容,不像之前那样沉着脸了,上课专心多了,功课做得跟以前一样好,让徐太傅心下松了一口气。
天家这两父子闹别扭的一天,徐太傅夹在中间门实在太难了。
这边两父子和乐融融,那边康熙就接到不少弹劾的折子,看了一眼就扔在一旁,很快就扔了一小堆。
顾凝宸在窗边放了一张贵妃椅,放了两个软垫,靠着看书特别舒服。
看得累了的时候,她还能抬头看向窗外的景色,或是盛开的花朵,或是绿意盎然,让眼睛放松一下。
茶几就在贵妃椅旁边,上面总是摆着温度正好能入口的茶水和不是很甜的糕点。
她吃上一块糕点,再喝半杯茶来休息,实在舒服极了。
顾凝宸偶尔抬头看在桌上埋头苦阅折子的康熙,感觉两人一个悠闲自在,一个忙得要死。
不过康熙平日处理得很快,转头就过来窗边跟自己一起喝茶赏景,偶尔还下一盘棋。
今儿康熙的面色是越来越难看,手边扔的折子越来越多,最后轰一下,折子堆的小山倒了,哗啦掉了一地。
李德全正端茶过来,吓得手微微一颤,很快稳住了,把茶杯放在康熙手边,这就带着两个小太监把折子捡起来。
康熙却道:“让人把这些折子都放在小箱子里,朕不打算再看了。”
顾凝宸见他面色难看,就过去伸手抚了抚康熙的后背:“皇上怎的气成这样,快喝杯茶消消气。”
康熙听后低头喝了半杯茶,这才叹气道:“那一堆又是弹劾靳辅的折子,隔一阵子就送一堆来,朕看着心烦。”
顾凝宸一听这个名字,回想了一下,知道这是治理黄河的大臣。
于成龙最为有名,但是在他之前,有一位治理黄河的能臣就是靳辅。
靳辅治理黄河,除了用了束水攻沙的方法之外,还创新了一种方法,就是寓浚于筑。
寓浚于筑也就是河道有淤泥,挖出来后大多数是挪走的,但是他就地取材来利用这些淤泥修筑两岸堤防。
这样一来,就不用费人力来把淤泥运走,也不必从外地取材来修筑堤防,实在是极为省力省钱的法子,当初被康熙大为夸赞,认为靳辅是极为擅长治理河道的人才。
加上他上任后不急着补决口,而是在河道上来回巡查,把每个决口的情况都记得一清二楚。
然后在折子里详细写明了情况,还表示需要长时间门的治理,又得派兵在河道巡逻。
一旦出现情况,就能立刻发现并补救。
而不是出现大问题,比如已经决堤了,才会费尽力气去补上。
拆东墙补西墙这种事,靳辅感觉对治理河道来说就是无用功。
补上了下次可能还是会决堤,这就是年年治理,却年年都会有决堤的缘故。
康熙感觉靳辅这人跟之前治理黄河的大臣不一样,很有大局观,方方面面都顾及得十分周全,于是加以重用,还给了靳辅不少自主的权力。
比如当地河道需要当地父母官配合,就必须听靳辅的命令。
整整五年,靳辅确实把黄河的问题治理得相当不错,虽说依旧有决堤的情况偶尔出现,却都能及时发现,没造成很大的损失。
大部分的决口都已经补上,哪怕决堤都是小规模,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淹没一大片的农田,让成千数万的百姓流离失所。
然而靳辅的治理河道还算顺利,却也必然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
比如他用淤泥来建筑河堤,就让想吃材料和人工回扣的当地官员失去了机会。
这样还减少了人力,甚至靳辅认为一些河道监工并不尽责,反而人太多了,拿着俸禄不干活,要求裁员,这些康熙大手一挥都照做了。
那些被裁掉的,必然是其他官员的心腹或者自己人,当然对靳辅十分痛恨。
于是靳辅三天两头被弹劾,有说他滥用职权,有说他目中无人,有说他只顾着治理河道,却没注意到入海口的问题,很容易会让河水倒灌到两边的农田等等。
加上今年年初,上游暴雨了几天,有一截决口的河堤冲毁了一部分,虽说没造成太大的损失,却依旧还是决堤了。
就有人弹劾靳辅治理河道五年,依旧有决堤出现,显然是玩忽职守了!
这决口后造成的损失,该让他来赔偿才行!
加上就连康熙十分看重的于成龙也提出入海口的问题,会冲垮两岸的农田,就让他对靳辅也逐渐开始觉得,靳辅是不是太固执己见了?
于成龙早就跟靳辅提出入海口的问题,靳辅却不觉得是问题,反而认为河道治理好之后不会出现淤堵的情况,入海口的水流冲进来,也不会淹没两边的农田,没必要费力建建水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