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三更合一

这传教士自称是俄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

知府分辨不出这人说的是不是俄语,当地也没有会俄语的人,就只好写密折请康熙来决定如何处置。

康熙就让他把这传教士和侍从一起押送到京城来,自己倒想看看究竟谁那么大胆。

大清的传教士都是欧洲的居多,只因那边要更富裕,跟着海商过来,或者自己有船队过来都比较方便。

俄国的传教士少一些,却不是没有。

京城就有几个俄国的传教士,听闻此事就立刻向康熙喊冤,说他们俄国传教士绝不会做这种事!

而且从俄国过来,传教士基本上都是走的陆路。

之前因为边境不太安全,俄国传教士都是结伴过来,没谁敢单独走,不然别说钱财被抢,还得丢命。

所以这人只带着侍从,单独跑去北边说是俄国传教士,骗鬼呢!

他怎么过来的,就带着一个侍从如何穿越边境?

而且俄国传教士就那么几个,彼此都是认识的,怎么谁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

他们强烈要求这传教士押解上京后,就要跟这人当面对质,揭开这人的真面目!

京城的俄国传教士群情激奋,顾凝宸听说后都要怀疑是不是有人假扮传教士,才让他们如此愤怒了。

康熙倒是好整以暇,看着京城这几个俄国的传教士上蹿下跳的,她不由好奇道:“皇上,这传教士难道真的是假的?”

闻言,康熙就好笑道:“不管真假,这时候他就必须是假的。”

顾凝宸眨眨眼也笑了:“确实如此,要是真的,那被当场抓住,人证物证都在,怎么都逃不了,就只能在身份上做文章了。”

只要证明这人不是俄国的传教士,俄国就能彻底脱开干系了!

她看着康熙嘴角的笑容,总感觉这人要暗搓搓搞事!

康熙见顾凝宸盯着自己,不由摸了摸她的脸颊笑着道:“看朕做什么,这是猜到朕要做什么了?”

她听后就笑道:“想来皇上没那么容易放过俄国,这次怎么都要给他们找一点麻烦?”

康熙慢条斯理道:“如今咱们跟俄国也算是同盟了,毕竟他们那边的羊毛还等着卖给咱们这边。”

俄国如今养羊的规模非常庞大,羊毛基本上就是在五月前后开始收。

这时候天气不冷,去掉毛的羊也就不会冻着。

不然换了冬天去剪毛,就俄国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那些羊就别想活了。

顾凝宸听着就了然道:“出了这样的事,俄国就该给点赔偿,是不是该把羊毛的价格再压低一点?”

康熙握着她的手道:“知我者,凝宸也。”

不管这传教士是真是假,他亲口承认是俄国人,那么俄国就该负起责任来。

其他人怎么跟这人对质,康熙可不管。

反正他只听这人的证词,然后找俄国来负责。

回头俄国要自证清白,那就去找这传教士背后究竟是谁在指使,又真正是哪国的人。

康熙没耐心慢慢等,就让俄国去苦恼好了!。

而且这人如果是假的,敢伪装成俄国人,那么其他身份证明该是弄得好好的,绝不会露出任何破绽来。

果然人押送到京城,这传教士身上带的证明都是真的,一口地道的俄语,就连几个俄国传教士都互相看着对方,都开始怀疑是不是少记了谁。

这人很可能真的就是俄国的传教士,他们之前说彼此都认识,也就是夸张的说法。

毕竟俄国那么大,各地的传教士也是就近结伴,总不能跟大老远的人结伴,绕不知道多少路。

他们几个都开始怀疑自己了,康熙就更有理由认定这人就是俄国传教士,派使者去俄国跟沙皇谈判。

年轻的沙皇简直要气死了,他感觉每次碰上康熙就没好事。

这次也不例外,他特地下令让人查了这个传教士的身份,确实有这么个人,相貌特征也很相似,该是没被人调换。

但是沙皇不记得自己曾经下令让人去偷过棉籽,毕竟就俄国这个地方,耕种的时间太有限,哪怕偷到了来这边种棉花,也就只能种一季。

他们的耕地面积还不大,种一茬撑死就那么一点,总不能挤兑了其他粮食的耕种地方。

大费周章偷过来,种不了多少,这不是扯淡吗?

沙皇就不就相信康熙想不到这个,他就是故意认定这传教士是俄国人。

毕竟俄国这边都无法反驳,沙皇气得砸了一整套玻璃茶具,侍从们看着都心疼了,也只好去打扫碎片,免得不小心弄伤了沙皇。

使者再三要沙皇给个说法,他能有什么说法,这传教士肯定是假的!

偏偏俄国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这人是假的,就只能捏着鼻子暂时背下这个黑锅。

沙皇从来不是吃亏的人,他想想都知道,如果成功偷走棉籽回去种植,也得有种植的地方。

而且对方肯定对棉布的需求很大,两个条件加在一起,筛选出来的国家就不多了。

比如扶桑国对棉布的需求是日益增加,几乎是每个月买一整个船队的棉布。

但是扶桑国种植的地方比俄国还不如,他们耕种面积更少,纺织技术也不成熟,哪怕种了自己也织不出来,还不如直接买。

欧洲几个国家对棉布的购买量也非常庞大,其中几个地方的耕种面积也不大,就那么几个面积大的。

只要沙皇派人仔细调查一番,就能更加缩小范围,找到幕后黑手。

但是这个时候却是俄国理亏,沙皇又不能跟康熙直接翻脸,就只能做出赔偿。

反正给的这份赔偿,转头找到幕后黑手,沙皇就能让对方加倍还回来!

好在大清的使者提出的要求也不过分,就是压低一点羊毛的价格。

压得也不是很过分,只是之前给的很高,如今压到一般的水平而已。

沙皇想了想,其他人也不反对,这事就拍板了。

他原本还担心大清因为地动的关系,国库空虚,就会借着这次的事彻底把契约撕毁,那俄国就损失惨重了,羊毛都要砸在自己手里。

好在康熙还算厚道,只是压低了一点价钱,没有提出直接减少收购的羊毛量,更没有直接不要。

沙皇摸着自己的小下巴,忍不住微微皱眉,难道就跟那些贵族说的那样,康熙真是个大善人不成?

他可不觉得,跟自己一样年纪轻轻登基,又能坐稳皇位多年的帝王,就真的会是大善人那么傻了。

不管如何,康熙也没打算跟自己撕破脸,这就很足够了。

而且康熙还十分慷慨,沙皇这边答应了条件,他就把这个传教士和侍从一并转送过来了。

沙皇担心又跟上回那样,人到手没问几句就死了,这次是先派了医师把人里外都查了一遍,身体没问题,还把衣服通通换掉,免得藏了什么不该藏的东西。

然后把两人放在一个谁都不知道的地方,派了心腹来看守和审问。

把两人分开来审问,那个传教士嘴硬,但是侍从年纪轻,就要容易撬开嘴巴了。

果不其然,很快这侍从就受不住开口了,坦白是荷兰指使的。

因为弯岛被康熙彻底收复,荷兰失去了这个殖-地,也失去了不少借着郑氏海盗得来的利益,于是打算报复回来。

这传教士的父亲确实是俄国人,母亲却是荷兰人,他从小就跟着父亲生活在俄国,所以一口俄语毫无破绽。

荷兰许了极大的好处,这传教士才会铤而走险到大清来偷棉籽。

荷兰的耕种面积更小了,根本不可能种棉花,它却可以转手高价卖给欧洲其他地方,赚个盆满钵满,还顺道破坏了大清这个棉布的买卖,何乐而不为?

尤其大清刚经历了大地动不到一年,到处赈灾,真是国库最空的时候。

这不就是趁着他病,要他命了吗?

其他地方大面积种下棉花,然后纺织出棉布来,这就跟大清抢了不少生意了。

像英吉利和法兰西的纺织技术比欧洲其他地方都要好,还不断在改善,如果能偷到大清的纺织机器图纸,自己制造机器天价卖给英吉利和法兰西,荷兰也就赚翻了。

沙皇看过口供后,感觉这荷兰想得是挺美的。他转头暗搓搓派了使者过来,把侍从的口供誊抄了一份给康熙。

康熙收到口供之后有些意外地挑眉,他确实猜到俄国的耕地不多,最近又因为互市的关系,跟大清的关系不错,没必要撕破脸,更没必要做这种事。

不过他自己调查就太麻烦了,还不如交给沙皇来,又能趁机压低羊毛的价钱,简直是一石二鸟。

果不其然,沙皇的手段还是很不错,转眼就从传教士的侍从那边撬开了他的嘴巴,供出了幕后黑手来。

居然是荷兰,有点出乎康熙的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这个国家之前是海上帝王,如今已经渐渐年迈,却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

因为失去弯岛,还恨起了康熙,他们才会暗地里做这样的事。

还别说,真的被传教士偷走棉籽,然后到处卖,回头很多地方都种上了,又能纺织出棉布,对这边的棉布买卖的冲击确实很大,甚至能抢走一半以上的生意。

想想如今的主顾,除了扶桑国这个耕种面积小的地方,以及俄国这个耕种时间不长的国家,欧洲不少国家都适合种。

英吉利早早察觉到科技的好处,已经开始大力发展,纺织业比其他国家要更加先进一些。

法兰西也跟进了,毕竟看这棉布的销量,谁能不心动呢?

他们的纺织技术如今还不如顾凝宸提早弄出的纺织机厉害,却也比其他国家要先进,加大投入后,就能抢走不少生意,不必只跟大清做这个买卖。

荷兰这一招如果成功的话,真是损人又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