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三更合一

也反过来促进了棉布,以及各地对棉花的种植开始扩大。

康熙未免有人只种棉花,却不种水稻、小麦、红薯和土豆这些食用的作物,还在早朝制订了律法,所有人家里的田地种植棉花不能超过三成。

违者重罚,甚至以后都不能种植棉花。

这就让很多人家想全种了棉花来卖更多钱的心思打消了,老老实实多种粮食。

毕竟如今还是人口大国,需要粮食众多,就不能让人只种棉花这种不能吃的作物。

不然如果遇上天灾,就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存,会转变成了。

那就跟法兰西和俄国一样,只能跟其他国家求救,却未必有那么幸运能弄到粮食。

康熙从来都相信防范于未然,不能事到临头才仓促找别人帮忙。

愿意帮忙是情分,却不是义务了,甚至对方还可能趁虚而入,后患无穷。

还是粮食在自己手上,能自给自足,才能更叫人放心。

康熙在宫里种了几年的田地,之前发现一株特别大的稻穗,然后就留种来种。

几年下来,每次田地里总会有稍微大一点的稻穗,他都会留下来,挑选过后继续种。

反复种了好几次之后,这稻穗后来没有更大的了,但是稻穗结得相当多,沉甸甸的稻穗,看着就喜人。

康熙留种后,送去皇庄大规模种下,这次种的更多,收成的时候,一大片沉甸甸的稻穗,让人看着就心花怒放。

老农们更是热泪盈眶,说是他们这辈子见过最大的稻穗了。

顾凝宸却觉得康熙这反复种植后,反而是挑选了最优秀的水稻继续种植,培育出一种更优秀又是新的水稻来。

康熙把这种水稻起名为御稻,在皇庄再种了一次,看着水稻十分稳定,稻穗没有忽大忽小,或者长出空稻穗之类的毛病。

他就挑选了一批优秀的种子,给京城和周边的农田分发一些来种。

只自己和皇庄来种,那就太少了。

京城和周边的农田一起种,这御稻就能更多。

再远一点的地方,种子就不够了,先在京城这边试一试,是不是这种水稻更适应京城的环境。

等留种多了,再往外试一试,可以往北也可以往南,看看两边哪里更容易适应一些,就让御稻的种植逐步扩展开去。

这种水稻长得多,稻穗大且很少空壳,对农人来说是极好的品种,自然愿意种下。

康熙也不是免费送,而是让农人来买,价钱跟平常的水稻种子差不多。

为此有些大臣不太明白,毕竟国库都那么多钱了,康熙还种出了这么厉害的水稻来,怎么就不直接送给农人们种?

种了之后,这些农人自然对康熙十分感激。

顾凝宸却能理解康熙的做法,免费的东西反而让人将信将疑,而且才不会那么感激和用心。

想想免费的东西就是唾手可得的,哪里会珍惜呢?

而且这价钱原本也不贵,想要尝试的人出点钱试一试,买的也不多,就不会占用原本所有的田地,只分出一块来种下。

如果是免费的,估计很多人拿走非常多种子,不要白不要的心里,带回去却未必全部育苗后种下,这就浪费了这些优秀的种子了。

放久了,活性就不行,等于是浪费掉了,还不如让人买,起码不会浪费,也有更多的人能拿到手去尝试着种。

毕竟是花钱买的,当然不会白放着来浪费,还会精心伺候,不然再好的种子育苗没伺候好,怎么可能自个就结出沉甸甸的稻穗来?

只要稻苗种下了,这些农人又不是瞎子,自然就知道这些种子有多好,能种出的水稻有多好,自然而然就会留种了,以后继续种下去。

其他人一看这稻穗长得好,就有更多没尝试的人去买下御稻的种子回去育苗,然后种下了。

这样都不必康熙派人多费唇舌,好声好气去劝人种,让他们种了后亲眼看看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不然派人说得天花乱坠,农人们也未必会相信,还要浪费不少人力物力。

毕竟派人的话,人过去需要交通工具,马匹要的吧,中途还要吃喝住,都要花钱。

还不如这样,农人种完就知道了,买了种子还会因为这点钱用心育苗去种,又省下了到处宣传的费用。

果真不愧是康熙,事情能办妥,那能不花钱就不花钱了。

康熙就知道顾凝宸是懂他的,那些大臣还觉得自己吝啬,才要农人花钱买种子,简直不知所谓!

他不由感慨,要是索额图或者明珠在的话,确实很快就能理解康熙的做法。

这两个臣子的脑瓜子灵光,却太灵光了一点,都没把心思放在正途上,实在是可惜了。

康熙也就感慨一二,还是更关心顾凝宸最近如何。

他每天都会召御医去问一问,另外也会问邓女医。

御医每天会去请平安脉,邓女医更多是摸顾凝宸的肚子看情况。

经过这么多年,面对了无数的孕妇,邓女医有一手绝技,就是手摸着孕妇的肚子,胎儿大概的情况就能心里有数了。

她的父亲邓大夫曾说女儿是天生的妇科圣手,如果不是经历了父母双亡的惨剧,耽误了一段时间,邓女医的医术能够更好,也能够更多的孕妇了。

邓女医每天隔着衣服来摸顾凝宸的肚子,动作很轻,时间也不长。

不会让顾凝宸感觉不自在,她一会儿就确定好,收回手了。

就是偶尔需要听孩子胎心的时候,邓女医就需要告罪一声,然后耳朵贴着顾凝宸的肚子听一会儿。

顾凝宸看她艰难跪在自己跟前,耳朵贴着肚子认真听胎心的样子实在太辛苦了一点。

于是她就想到了一个好用的物件,就是听诊器了。

刚开始的听诊器是法兰西的一个医学生发明的,如今听诊的手段,因为没有听诊器,也跟邓女医这样。

要么就贴着病人后背来听心跳,要么就是贴在前面胸腔的位置。

如果是女士的话,医生都是男人,这就很尴尬了。

后背还好,但是有些女士比较壮实,尤其后背的话,贴着也听不清楚,耳朵贴在前面就不合适,还很耽误治疗。

毕竟这时候的医疗手段,中医还能把脉来看,在西洋那边就只能听心跳,摸着脉搏估算一下问题。

没有更多的仪器能够清晰检查出病人的情况,只能靠病人来口述,医生从心跳和脉搏来估算一下情况。

这个医学生回家看到女儿用杯子贴在墙上,就听见外边的声音。

他试着听了一下,外边的声音仿佛没隔着墙壁一样,十分清楚。于是这人灵机一动,就想到用这个来听病人的心跳。

这样隔着一个物件,不用耳朵直接贴在病人身上,就不会尴尬了,医生还能把病人的心跳声听得更为清晰。

后来他还改良了一下,用中空的管子作为听诊器,传递声音也更好,还不用杯子那么短的距离。

再之后多年,经过改良,用的是小喇叭一样的东西,后边连着是中空的金属管子,还是弯曲的,能够贴合耳朵,直接放在耳朵里面。

顾凝宸要做的,就是这样的听诊器。

不过打算把最前面的小喇叭换成金属,还是扁平,只中间稍微凹陷。

这样一来,就能更容易传递声音,就不必贴着自己了。

顾凝宸一发话,英华殿那边就有工匠开始做,很快就做好了。

工匠不明白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做好后只送上来,还在中空的金属管子上雕花,十分漂亮。

顾凝宸看着哭笑不得,她想着能用就好,看来工匠是要求尽善尽美,不能太简陋寒酸了,只一个普通的金属管子,看着就不美观。

她没急着给邓女医,而是先给康熙看看自己弄的这个新东西。

康熙拿在手里打量了一会,很快就摸索出用的法子。

他把中空的管子挂在耳朵上,另外前端扁平的部分就贴在顾凝宸的心口,能听见清晰的心跳声。

顾凝宸就笑了起来:“果真是皇上,都不必我多说,就知道这东西怎么用了。”

康熙点点头,就把前端贴着顾凝宸的肚子,听见里面的胎心声音,就取下挂耳朵的东西,挂在了她的耳朵上。

她听见肚子里胎心的声音,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两人轮流听了一会,感受着孩子在肚子里一下又一下的胎心声音,跟这孩子仿佛亲近了不少。

两个准爸妈听了好一会,才对听诊器这个新玩具依依不舍地放下。

康熙这才回过神来,若有所思道:“这东西听好的,想听心跳或者胎心的时候尤为方便。”

不然每次邓女医要跪着,耳朵贴到顾凝宸的肚子上来听。

听不仔细不说,姿势也特别的别扭难受。

这也是没法子才让邓女医如此,如今有了这个听诊器就能方便和体面得多了,两人也不必贴得那么近。

另外御医把脉的时候,能知道顾凝宸的情况,却无法通过给她把脉,得知胎儿的具体情况了。

有了这个听诊器,对胎儿的情况判断起来就要更方便。

可惜在推广方面,却没有顾凝宸那么容易。

毕竟如今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大夫多数是男子,给女子把脉还好,很多连直接把脉都不行,还得悬线把脉。

这就是用线绑着手腕,隔着很长的线,让大夫在外边通过线来感受脉搏。

把脉都那么难了,更别提是拿着这个听诊器给女子看病,这不是耍流-氓吗?

不过让邓女医这样的用,却是十分合适了。

顾凝宸有些惋惜,这么好的东西却无法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