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第一门炮的角度,第二门炮进行了些许校正。约六十息后,第二炮点火发射。
这一炮,正巧打在了开京城的城头上。一大片垛墙连带着半面角楼被炮弹砸开了花,扬起一团尘土,轰隆一声坍塌了。城头上本还藏着数十个士兵,被炮弹吓了这么一下,竟是嚎叫着抱头鼠窜,甚至有些胆小的竟是尖叫着跳下了城墙。
依照第二门炮的角度,三十门火炮依次调好角度。杨金豹令旗挥下,三十门火炮齐声开火!
精铜铸造的炮身,用天平细细称量过分开包装的火药袋,从根本上避免了炸膛的危险。三十门火炮一个哑火的也没有,将三十发铁弹倾泻到开京城的城墙之上。
实心铁弹对上土坯城墙,谁强谁弱一目了然。城墙上撩起好大一团烟雾,片刻过后,原本方方正正的城墙顶部竟是硬生生被削去了两尺的高度!
杨金豹下的命令,乃是连射三轮,这也正是火炮最为安全的轮次。在冯则、公输钜主持的测试中,铜质火炮的炮管最高可以承受连接十二轮次的发射。但是在射过七个轮次后,炮管会变得火热,十个轮次后,炮管会发红。这也就是说,在七个轮次的时候必须要对炮管进行降温,否则随时会发生填装入火药立刻被引燃的危险。
而三个轮次,则是在不降温的条件下长时间使用的最佳轮次,在连续使用三个轮次后,只需在自然条件下静置一刻时,火炮炮身便会完全冷却。
隆隆炮声连绵不绝,三轮过后,开京城的西城墙已是摇摇欲坠!
第094章 疑似妖物
开京城有二十二座城门,如今太史昆所攻击的不过是西城墙上四个城门之一的定平门。随着三轮火炮射击,定平门左右两侧的城墙已经坍塌了数十丈长,看来,开京城的守军说什么也要出城殊死一搏了。
一个火铳阵已经列在开京城的定平门外。由于有了太史昆的介入,火铳从发明到完善的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本应该最早出现的火绳枪直接被跨越,如今佣兵们手中装备的火铳乃是与西方十七世纪的燧发枪非常接近了。
对于燧发枪的发明,太史昆实际上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对于火铳中的各个机件的设计与制造,还是由公输钜、冯则二人主持的。太史昆并不懂得后膛装弹的原理,而公输钜等人暂时也没能够研究出来,所以目前的火铳还是滑膛前装式的设计。
作为弹药,用的是用油布封装的火药与含铅量极高的圆锥形弹丸。由于枪管运用了“去蜡法”工艺制造,因而精度相当不错,佣兵们的火铳可以在一百丈内保持误差不超过一寸。
所谓的火枪阵,乃是由太史昆参照了大名鼎鼎的“三段式”射击写出的章程,由徐宁作为教官指导佣兵们练就的阵势。在这个阵势中,前排的佣兵是射击手,后两排则是负责清理滑膛与填装弹药。四柄火铳在三个人的配合中运转起来,可以达到后世每分钟十二发的射速。
列在阵中的佣兵有六百名,他们相互配合后,会形成一道后世每分钟两千四百发的弹幕。在如今这个冷兵器作战的年代,相信仅仅是这一个阵势就可以抵挡数万大军的冲锋。这六百名佣兵来自各个佣兵团,他们是在天京城的七日集训内涌现出的对火铳有充分悟性的人。其中最优秀的佼佼者大多是练就暗器本领的,他们经过十余年磨练的位置感、距离感是普通人高不可及的。
不过,一盏茶的时间过去,定平门前还是没有出现开京城守军的身影。从坍塌的城墙中看过去,城内的百姓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甚至在飞艇上已经可以看到其他的城门出现了弃城而逃的百姓,但是,开京城的守军居然还没有出现迎敌!